CNML格式】 【 】 【打 印】 
華爾街巨騙案受害者愈揭愈多 投資大行中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14 09:32:30  


法巴被指向投資於馬多夫公司的組合基金貸款。(圖片來源﹕文匯報)
  中評社香港12月14日電/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董事局前主席馬多夫涉及史上最大宗金字塔式投資騙案,受害者名單愈揭愈多,國際投資大行如法國巴黎銀行、日本野村證券、瑞士銀行等均可能蒙受損失;個人投資者中亦不乏城中名人,包括通用汽車旗下貸款機構GMAC主席默金。不少對沖基金亦涉足騙局,其中一間損失達73億美元,有對沖基金更可能因此倒閉。 

  專家估計馬多夫的500億美元投資騙案中,有數百名投資者受牽連,基金極其穩健的投資回報令不少鄉村俱樂部、慈善機構,甚至各大型對沖基金都自投羅網。有對沖基金更不斷向客戶推銷馬多夫基金,令事件的牽連範圍更廣。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指,法巴、野村及瑞士Neue私人銀行可能受害。報道指法巴向投資於馬多夫公司的組合基金貸款,野村和Neue則涉及與基金有關的孖展投資,各大行拒絕回應報道,損失未明。瑞銀則向路透社證實有投資馬多夫旗下基金,但強調金額有限。 

  西班牙基金 損失248億 

  文匯報引述西班牙媒體13日報道,當地多家金融機構都受到案件影響,當中歐洲第2大銀行、西班牙Santander銀行旗下的Optimal基金可能會損失多達32億美元;而M&B資本顧問基金亦可能損失9.3億美元。 

  據報受馬多夫事件影響的私人投資者包括通用汽車旗下貸款機構GMAC LLC主席默金。默金周四晚向旗下投資基金的客戶表示,他本人的投資亦“受到嚴重損失”。其他受影響名人還包括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球隊“紐約大都會”的班主威爾彭,他旗下投資公司日前發聲明指對事件感到震驚。 

  投資者質疑對沖基金手法 

  投資者到馬多夫案被揭發後始知本金已化為烏有,他們批評當局監管不力之際,亦質疑向他們推銷的對沖基金是否失當。分析指,馬多夫事件後,投資者對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透明度要求會更為嚴格。 

  Highview投資集團行政總裁施洛斯坦因表示,在金融海嘯後又發生馬多夫事件,勢再打擊投資者對對沖基金的信心。不少對沖基金本身更投資在馬多夫基金上,Fairfield Greenwich集團(FGG)就損失達73億美元。

  涉嫌詐騙500億美元 華爾街傳奇人物被捕

  中央日報報道,華爾街股市傳奇股票經紀人涉嫌詐騙500億美元而遭到逮捕的案件,在今天讓已經聲名狼藉的美國金融業更加惡名昭彰。 

  當局今天宣佈逮捕資深股票經紀人馬多夫(Bernard Madoff)。他曾經是華爾街油水多多的象徵,現在則是美國金融業驚人衰退的縮影。 

  根據檢察官的資料說,70歲的馬多夫向自己公司的雇員坦承,他進行所謂的“龐茲騙局”(Ponzi scheme)或稱老鼠會詐欺。但是騙局泡沫破滅,損失超過500億美元。 

  馬多夫以暴利吸引顧客上門,然後以新加入者的資金做為舊投資人的報酬,直到新收入的資金無法滿足應付利潤時,騙局就會崩潰。 在雷曼兄弟、美國國際集團及其他表面強健的機構衰落之際,馬多夫惹出來的麻煩被視為華爾街驚人的管理不當、過度槓桿操作及貪婪的表徵。 

  美聯證券(Wachovia Securities)首席市場策略分析師高德曼(Al Goldman)形容馬多夫做的骯髒事是“大型炸彈”。 

  他說:“馬多夫的客戶有一半都是避險基金、銀行與富有的人。也許其中包括許多槓桿操作。這會嚴重傷害投資人的信心。” 

  馬多夫入行50年,不只是個投資客。馬多夫白手起家,爬到那斯達克主席的職位並創立自己的公司“馬多夫投資證券公司”(Bernard L. Madoff Investment Securities LLC)。 

  《紐約時報》今天報道說:“在華爾街,他的名字就是傳奇”,“他建立的交易帝國興盛超過40年。在70歲的年紀,他成為最有影響力的交易員代言人。” 

  馬多夫今年向證券管理委員會(Securities & Exchange Commission)報告說,他主持的私人投資顧問業務管理170億美元的資產。這項業務就是所謂老鼠會騙局的中心。 

  緊張的客戶要求取回資金,如同他們向全球各地的避險基金要求取回資金時,這項騙局泡沫就可能爆裂。除非根本沒有錢可以拿回來。 

  根據當局對馬多夫的刑事告訴,馬多夫告訴員工他“完了”,他“徹徹底底一無所有。”馬多夫在這起告訴中被控證券詐欺。 

  起訴書指出,他告訴雇員,他準備將剩下的兩三億美元分給員工親友之後,就要向當局自首。更曲折的是,《華爾街日報》報道,根本就是馬多夫的兒子向警方告發老爸。 

  證券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卡萊馬里(Andrew Calamari)表示馬多夫犯下“嚴重無比”的詐欺罪。

  那為何沒有人及時發現,以至於惡化到如此的地步? 

  根據起訴書說,馬多夫保密到滴水不漏。他疑似在公司以外的樓層經營他不正當的投資業務,且對於自己在那裡的所作所為“諱深莫測”。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