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民主黨派首設內部監督機構 推動黨建改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19 12:00:18  


  中評社北京12月19日電/中國致公黨十三屆二中全會18日審議通過《中國致公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並設立了相應的執行機構--中央監督委員會。

  據新華社報道,本月早些時候,民革、民盟、民建、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臺盟等另外七個中國民主黨派,也均已在其中央全會上審議通過各自的內部監督條例,設立了中央監督委員會。

  中國八個民主黨派是中國的參政黨,和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屬於既親密合作、又互相監督的友黨關係。

  先後審議通過的八部黨內監督條例,是八個民主黨派的首部規範其黨內監督工作的基礎性規章;中央監督委員會,則分別是八個民主黨派的首個專門的監督檢查執行機構。

  分析人士指出,這是參政的八個民主黨派在新時期制度建設的一次重要完善,將有力推進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

  八個民主黨派的內部監督條例強調民主集中制原則,將教育與監督並舉,重點落在預防之上。條例主要涉及監督的對象、機構、職責以及制度和保障等內容。其中主要的監督對像是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重點是各級領導班子及成員。

  八個民主黨派的中央監督委員會負責執行監督和具體受理各種違紀問題。例如,《九三學社中央監督委員會工作條例》在“職責”一章中明確指出:“受理涉及社的各級地方組織及其領導成員違法違紀等問題的反映,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

  民建中央副主席馬培華說:“作為新時期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我們承擔著重要的歷史責任,迫切需要我們加強和改善內部監督工作,推進黨的建設的現代化。”

  長期從事政黨制度研究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淑真表示,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社會發展非常迅速,為了適應在新世紀、新階段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參政黨所提出的要求,民主黨派需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不斷地加強自身建設。

  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確立了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十六字方針。1993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被載入憲法。

  “互相監督”是中共和民主黨派長期合作的一項戰略方針,既包括民主黨派對中共的監督,也包括中共對民主黨派的監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