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藝謀回望三十年:從紡織廠工人到大導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20 18:05:48  


 
  性格與作品的強烈反差 

  出生在陜西省西安市的張藝謀有著西北人的某些特點:沉默寡言、內熱外冷,張藝謀自己說這來自於家傳,他父親就是如此。與他的大部分影片的風格相反,他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不善言辭。 

  張藝謀自己說:他一直是這樣收縮地做人,小的時候由於家庭出身不好,他一直很自卑、內向,直到今天,在生活中,他從來不做太過分的事,儘量不去張揚自己。而與張藝謀合作過的人都評價他是一個很隨和的人。 

  從成名之初,張藝謀就一直有緋聞相伴,上世紀八十年代與前妻的離婚、九十年代與某女演員的分手,都曾是熱議的話題。但很有意思的是,幾乎從沒有記者提問關於他私生活的問題,諸如與誰同居,與誰分手,可能是面對滿臉誠懇的張藝謀,話到嘴邊又回去了。 

  與張藝謀性格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他的作品,比如《紅高粱》裏我“爺爺”我“奶奶”的肆意豪放,《大紅燈籠高高挂》裏炫目的色彩,一直到奧運會開幕式上淋漓盡致的發揮。他自己解釋,他是把心中的熱情全部宣泄在了電影作品中。“我喜歡在電影的表現形式上走極端,極盡誇張之能事,儘量把這個形式渲染得很極端。” 

  為電影而生 

  張藝謀好像天生就是為電影而生,許多電影人一生夢寐以求的成就對他好像隨手拈來。入行的時候,他是一個攝影師,他的兩部作品《一個和八個》和《黃土地》畫面造型講究而有新意,很快在中國的電影圈內掀起不小的波瀾,尤其是後者,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1987年張藝謀導演了《紅高粱》,講述的是“我爺爺”和“我奶奶”在高粱地裏的故事,影片表現的大膽、肆意的感情,以及濃烈的色彩震撼了電影觀眾。第二年,影片不僅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百花雙項最佳故事片獎,更在入圍柏林電影節後被普遍看好。柏林電影節主席看到片子後,激動地說:“這正是柏林電影節要的片子!”於是,來自遙遠中國的《紅高粱》在那一年轟動了柏林,並一舉拿下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國際四大電影節中獲獎。對於這一切,張藝謀回憶道:“我其實是大器晚成的例子,我37歲才導演了第一部電影,38歲得了金熊獎,日子才算好過了。” 

  作品等身 

  從此以後,張藝謀進入了他創作的巔峰時期,在大約二十年的時間裏,他每年都有作品與觀眾見面,他始終在努力地改變自己,他的電影每一次都給觀眾一個驚喜。1990年他導演的影片《菊豆》,講述了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一個染坊家庭裏錯綜複雜的感情糾葛,影片獲美國第六十三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等多項國際大獎提名。1991年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挂》,塑造了幾位舊時代婦女形象,獲得義大利第四十八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國際影評人協會大獎等。 

  這些影片大多講述的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感情被禁錮的女性的故事,她們每一個人的性格很鮮活,影片的光影、構圖、色彩均十分講究,文化氣息十足。就在影評人和觀眾以為張藝謀的風格不過就是這樣時,他導演了影片《秋菊打官司》,一改以往的風格,採取了紀實、偷拍、大量採用非職業演員的半紀錄片手法,真實反映了當代中國農村的面貌。影片獲義大利第四十九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該片的女主角鞏俐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像這樣在國際A級電影節上兩項大獎同時頒給一部影片的情況非常罕見。 

  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從未學過表演的張藝謀主演影片《老井》,摘取了第二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演員獎、第11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無怪乎有人稱他是“中國電影界的奇才”。 

  張藝謀說:“我怎麼樣看電影?我覺得,電影就是一個夢。我們把自己的夢傳達給別人,讓別人跟我們一起造夢。夢的解釋很廣泛,我們是在夢裏寄託你的一種感覺。我不能總結我的影片拍攝,我只覺得我自己在影片的拍攝中比較傾向平民化,我在拍攝電影的時候,一直保持著一個普通人的平和心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