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學者:兩岸三通對香港的影響有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20 18:03:58  


與會人士包括(左起)﹕王家英、饒美蛟、翁松燃、胡春惠(主持人)及楊家駿。(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香港12月20日電(記者 梁卓鈞)台灣海峽兩岸大三通啟動後,香港作為溝通兩岸的角色會否被淡化?香港的輿論曾表示憂慮,認為香港會被架空。在今天舉行的一個座談會上,相關學者則認為兩岸大三通對香港影響有限。

  香港珠海書院今天舉行了一場主題為《兩岸三通與港台關係之展望》座談會,主講人包括香港中華旅行社總經理楊家駿,台灣暨南大學教授翁松燃,香港嶺南大學榮休講座教授饒美蛟及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

  對於香港在經濟上所扮演的角色,楊家駿認為,香港是經濟活動的統籌者和協調者,香港在亞洲地區是對外最大的投資者,有靈活的資本巿場。許多金融機構及區總部都設於香港,香港是海外企業進軍亞洲地區的首選之地,香港也是華人回鄉進入中國內地的首選之地。香港的優勢在於,她是內地探進西方的一個窗口。

  王家英認為,兩岸三通之後,對香港的經濟影響有限,未來也定能克服有關的困難。

  王家英列舉了一系列數據,說明兩岸三通對香港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基本上都在預期之內。其中對旅遊業的影響,不會超過10億港元,物流業的損失也不會超過20億港元,總計對香港GDP影響不會超過0.3%,是一個很小的數目。

  王家英指出,香港要做國際金融中心,這個地位是得到中央政府肯定的,中央並通過強化香港作為人民幣服務中心的角色來鞏固香港這個地位。“只要香港能利用中央對香港的定位來擴大經濟優勢,包括在金融地位,香港完全有能力克服,甚至超過三通對香港所造的負面影響。”

  香港特區政府較早前曾表示,要進一步加強港台之間經貿的互動。這看似是對三通造成的負面影響的一種反彈,但是,王家英認為,這種反彈的政治意義比經貿意義強。

  王家英說﹕“三通背後顯示出兩岸的政治氣氛好轉,北京在這方面開了綠燈,香港特區政府也會在三通後作出反應,所以,這是一種政治姿態多於經濟考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