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江丙坤5日登陸 邀銀行公會同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03 08:38:02  


江丙坤早前表示,原本打算年後才登陸,但擔心台商撐不了這麼久,決定提前出發。
  中評社台北1月3日電/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5日將率領“大陸台商升級轉型輔導團”前往廣東、南京等地探視台商。據了解,為了協助台商解決融資問題,海基會特別邀請銀行公會秘書長王濬智,一同登陸想辦法。

  台灣經濟日報報道,儘管還在元旦假期,海基會多位負責升級輔導團業務的人士,今天已開始銷假上班。5日起,江丙坤將協同兩位副董事長許勝雄、傅棟成及其他十多位專家團員,啟程前往廣州、南京等地探視台商。

  江丙坤早前表示,原本打算年後才登陸,但擔心台商撐不了這麼久,決定提前出發。他此行任務是協同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一同聆聽台商心聲,轉達給當地政府知曉,也希望趕緊規劃出方案,協助台商解決困境。

  江丙坤此行的隨行人員除許勝雄、傅棟成兩人外,還包括海基會副祕書長張樹棣、“陸委會”經濟處長李麗珍及“經濟部”投資處、外貿協會、中國生產力中心及銀行公會秘書長王濬智等人。

  大陸在去年12月下旬的第四屆國共經貿論壇上,曾釋出中國銀行、工商銀行、開發銀行將再推出人民幣1,300億元台商貸款的利多消息,海基會此行也有意擔任推手,讓這項利多更加“細緻化”、確保台商貸得到錢。相關人士指出,這一回原本也邀請“金管會”派代表參加,但“金管會”以經費不足未能派出人選,不過,這趟行程有王濬智參加,也希望借重銀行業界人士看法,協助解決台商融資貸款問題。

  中央台辦主任王毅去年12月21日在國共經貿論壇上宣布,指定中行、工行在今後兩、三年內,各自為台灣中小企業安排人民幣500億元融資貸款;開發銀行是在原有的300億元台商融資貸款基礎上,在三年內再追加300億元。

  不少台商表示,過去國開行和華夏銀行也曾承辦大陸中央開給台商的政策貸款,但成效不彰,今年大家恐怕還得在國際金融海嘯的泥沼中前進,如果兩岸銀行能夠搭建徵信平台,或是辦理聯貸,那才是真正讓台商枯木逢春。 

  今年兩岸協商 經濟還是主旋律 
 
  另外,聯合晚報昨天報道,兩岸在2008年進行了兩次江陳會談,簽署六項協議,2009年接踵而來,新的一年兩岸將碰觸什麼議題,牽引許多人的目光,海基會與“陸委會”仍然不改變先易後難、先經貿後政治的協商原則,今年兩岸協商以經濟議題為主流,海陸兩會都不認為可能進入任何政治議題的協商。

  二次江陳會 十餘議題待後續磋商

  第二次江陳會談,雙方針對下一階段優先協商議題,曾經進行討論,大致提出了十餘項議題,包括:加強兩岸交流秩序如共同打擊犯罪、擴大食品衛生安全合作、農產品檢疫檢驗等;兩岸金融合作如建立銀行監理合作機制、兩岸證券及期貨監理備忘錄,推動兩岸金融往來等。

  另外還有兩岸經貿合作許多議題,如兩岸投資保障協議、避免雙重課稅、兩岸經貿糾紛調處機制、兩岸標準檢測及認證合作,及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兩岸漁業合作如兩岸漁業勞務合作及漁事糾紛處理等;兩岸文教及新聞交流等領域。

  這些雙方都有很高的意願進行後續磋商,但並不確定是下一輪協商簽署的議題。

  金融、投資保障 下一輪協商重點

  據了解,至今為止,雙方已有私下接觸的議題,大約有金融監理備忘錄、兩岸投資保障、共同打擊犯罪等,其他都還在等待雙方進一步提出第三次江陳會協商的正式議題。

  海基會與“陸委會”都說不準第三次江陳會可能的正式協商議題,但不脫是金融監理備忘錄、共同打擊犯罪、兩岸定期空運協議、投資保障協議等。

  “陸委會”副主委傅棟成認為,很多協議都有國際上既定模式,如投資保障、金融監理備忘錄、智慧財產權保護、避免雙重課稅等,都是可以套用的既有模式,再確定彼此的範圍及文字即可,因此並不像外界想像的困難。

  綜合經貿協議 待進一步確認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表達了簽署綜合性經貿合作協議(CECA)的政策態度,是否可能在今年內就啟動?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表示,如果要一次簽一個CECA,可能內容會高達數百頁,他主張雙方可以先簽貿易投資框架協議(TIFA ),將雙方可進行的關稅減讓項目及商業、服務業優惠措施等內容納入。

  高孔廉對今年內進行CECA或TIFA的協商認為有可能觸及,但還要雙方進一步確認。

  對於對岸提出“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和平協議”等政治性的議題,高孔廉與傅棟成都認為可能性極低,高孔廉表示,雖不能排除同步進行政治議題磋商的可能性,但恐怕是以先靠其他經貿協議,建立彼此互信基礎較為可行。傅棟成也強調,現在還是先經貿後政治。

  不能執行 簽再多協議也枉然

  傅棟成表示,兩岸的重點不在簽多少協議,而是執行,像海運直航就是典型例子,雙方雖已簽署協議,但各自的管理法規與細節有如天壤之別,還要不斷溝通細部問題,如果不能帶來立即好處,就算簽了一百個協議又有何益處?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