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台灣何只扁家“窮得只剩下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03 10:17:39  


  中評社香港1月3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陳水扁二度遭到羈押,也同樣涉案的陳致中日前帶著律師李勝雄轉交的《窮得只剩下錢》這本書前往探視,引發外界高度討論;而這本突然大量曝光的書,從本來僅一千冊左右的發行量,緊急再版近萬冊,成為二○○八年最夯的出版奇蹟;對照著台灣目前經濟不景氣、很多人陷入“無錢風暴”的現實壓力,《窮得只剩下錢》這本深具“寓言”意味的書,似乎也有發人深省之處。

  有人說,陳致中帶這樣的一本書去看望父親,實在是一個“黑色幽默”,因為在很多人看來,“窮得只剩下錢”就是扁家的寫照;也有人說,陳致中不過是受人之託、順手帶去而已,沒仔細看過全書的內容,也沒有想那麼多,要不然,他應該不會帶這本書,因為“窮得只剩下錢”這句話實在太具有反諷意味了。

  社論指出,無論真實緣由為何,不可諱言的是,因為媒體的大篇幅報導、討論,使得“窮得只剩下錢”這幾個字一下子成了台灣的大熱門;有人認為這話基本上只對有錢有勢的人有意義,對目前為失業所苦、為經濟所憂的大多數凡夫俗子來說,“窮得只剩下錢”這話也未免太奢侈了,所以也有人忍不住酸酸地說,窮得只剩下錢喔,那我也要啊。

  但事實上,這本書並不是想要諷刺有錢人,也並不是鄙視財富,人生在世,總有現實問題,柴米油鹽當然重要,而這本書說的是,金錢(以及以金錢所輻射出來的功成名就)卻並不是人生一切問題的終極答案;《窮得只剩下錢》強調,人生有兩條路,一是有著階段性任務的“生活之路”,一是追尋永恆價值的“生命之路”;生活之路追求的是豐衣足食、財富名利;生命之路追求的是平安喜樂、慈愛溫暖、心靈力量;這兩條道路對人生都很重要,但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比較重視往往是“生活之路”,在可見的財富、成就上,以“好還要更好、多還要更多”、“更高更強”不斷驅使自己,卻忽略了許多“看不見的”、“隱性的”價值,諸如道德倫理、天地人之間的和諧關係等等。

  社論指出,在經濟狂飆時,人人“向錢看”,根本顧不上其他;為了權勢財富,道德可以先擺一邊,公義可以先擺一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先擺一邊,甚至連“自己”都可以忘記了,只知道一路拚命累積財富、攫取權力;在很多人看來,大富大貴的扁家是如此,但是很多人的價值觀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在過往一段時間裡,“權勢財富”成為很多人定位人生的重要座標,整個社會因此上下交征利,結果,社會失去了很多饒富人情義理的東西,甚至於很多人連健康、親情、友情,等等都忽略了;回頭一望,竟彷彿孑然一身,“窮得只剩下錢”的景況,說的又豈只是扁家?

  在經歷了全球金融海嘯後,乍然間看到“窮得只剩下錢”這樣的一句話,可能覺得充滿了反諷意味,但是,也正是因為經濟大環境的改變,促使人們的注意力和關懷面從金錢、財富、名利權勢中轉移出來,更多人關心到諸如社會公平正義、和諧合作等層面的課題;為政者關懷社會弱勢,社會大眾追尋心靈成長、更重視人際間的親愛相連 …這些都是台灣社會在不想要“窮得只剩下錢”的集體省思下,出現的新景觀。

  長期以來,台灣社會最流行的人生態度是“愛拚才會贏”,為錢為名拚盡一生,而在拚的過程中,總是充滿了競爭、對立,甚至排擠、消耗,很多檯面上的人物不正是如此、整個社會的主流價值不正是這樣嗎?然而,愛拚的人最後又拚出了什麼樣的局面呢?權勢再高,仍不免身陷囹圄的恐懼,財富再多,仍逃不掉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規律;人生汲汲營營,一切所為何來?終於有人開始想到鼓勵“拚愛才會贏”的人生觀。看重人的本質、看重生命永恆的價值,勝於如浮雲一般的功名利祿,這樣我們的人生才不會“窮得只剩下錢”,他日,我們的社會才不致“富得也只有錢”。


    相關專題: 陳水扁巨貪現形 民進黨陪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