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通”布萊爾任美情報總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07 09:05:47  


5代從軍的海軍世家,布萊爾於美國海軍學院畢業後成為海軍軍官,一直當到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這一職務是美軍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的一把手。
  中評社香港1月7日電/美國民主黨官員日前透露,候任總統奧巴馬已揀選前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布萊爾為新任國家情報總監,並將提名前白宮辦公室主任帕內塔為新任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布萊爾熟悉中國事務,去年曾發表反對“中國威脅論”、與華互利共贏的文章。 

  文匯報報道,布萊爾的名字已經傳了超過1個月,大部分人都有一定心理準備,但帕內塔的名字卻幾乎從未提及,讓許多人大吃一驚。兩人雖在政界和軍界履歷豐富,但都算是情報界“新丁”,帕內塔更幾乎沒做過情報收集工作。布萊爾儘管也沒有太多情報經驗,但他從軍34年,還在CIA當過軍事情報支援部門副主任,比帕內塔經驗稍多。 

  美聯社評論說,兩人雖然缺乏情報方面的經驗,但亦凸顯了他們“圈外人”的角色,顯示奧巴馬要與現任總統布什政府在多個具爭議的問題上劃清界線,包括嚴刑審問、水刑、秘密引渡囚犯以及未經法庭允許竊聽本國公民等政策。 

  布萊爾恐難駕馭帕內塔 

  國家情報總監一職於2004年創立,統領美國所有情報機構,現時CIA的勢力已大不如前。然而,帕內塔是重量級政治人物,有專家擔心布萊爾難以駕馭帕內塔。這兩項提名若獲得參議院批准,布萊爾和帕內塔將分別接替現任國家情報總監麥康奈爾和CIA局長海登。 

  布萊爾曾擔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熟悉中國情況,他去年主持一個由30名對華專家組成的研究小組,並發表《與全新的中國接觸》研究報告。 

  反對“恐懼中國症” 

  布萊爾對華整體戰略的新構想,總結了35年中美關係發展歷程,分析中美關係現況和未來趨勢,所以會較為客觀務實。他大力反對“恐懼中國症”,主張美國應採納全新整體對華戰略,互利共贏,減少衝突。 

  在美國對華首要戰略任務上,他主張讓中國更徹底融入國際社會,以此來處理環保、能源安全和公共衛生等問題;增強美國的全球經濟競爭力和推進軍事現代化來加強與盟國和安全夥伴的關係,以制衡中國日益增強的力量。但這一戰略的目的不是要遏制中國,而是應對中國發展所必然帶來的不確定因素。

  太平洋司令部盛產“中國通”

  獲奧巴馬提名出任國家情報總監的布萊爾曾於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工作,熟悉中國事務。據悉,無論是太平洋司令部的情報和作戰部門,還是研究機構,都有一群活躍的“中國通”,他們不僅直接決定太平洋美軍與中國的軍事交流,還影響美國國防部對華的總體戰略。 

  太平洋司令部是美軍最大的海外聯合作戰司令部,也是與中國關係最大的司令部,所屬部隊超過30萬人,在美中兩國軍事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1994年跟蹤中國核潛艇的“小鷹號”航母、1996年逼近中國沿海的兩艘美軍航母以及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中的EP-3偵察機,都隸屬該部。 

  90年代起 與華交流日頻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司令部與中國軍方的交流日益頻繁。在五角大樓挑選司令人選時,是否對中國有一定了解、從事過與中國有一定關聯程度的工作,成為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和標準。 

  自1996年以來,普呂厄、布萊爾、法戈、法倫,先後擔任過司令,他們不但越來越重視中國,而且對中國的了解程度也在不斷加深,司令訪華也漸成慣例。布萊爾擔任司令時,美國發生“911”恐襲,他為此專門訪問中國,推進了中美情報交流。


    相關專題: 美國變天 黑人奧巴馬入主白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