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7日電/俄羅斯已是第三次中斷向烏克蘭供氣,此次斷氣沒有2006年第一次斷氣對歐洲影響大。由於俄烏雙方都做了物質、心理等各方面準備,解決問題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人民日報發表文章說,俄中斷對烏供氣的直接原因在經濟層面,但地緣政治因素對事態發展的影響也相當大。烏克蘭這兩年積極要求加入北約,俄羅斯不可能以任何優惠的價格供氣,況且烏對俄還有欠債。再者,俄自身產氣不足,要從中亞高價購氣供應歐洲,按照俄總理普京所言,俄購氣價格已近340美元/千立方米,再加上過境費,給出的價格已考慮到烏方利益。因此,無論從市場經濟原則,還是從俄烏關係來說,俄都很難再以優惠條件向烏供氣。
不過,俄羅斯方面也確實有利用能源問題推動烏克蘭改變本國政治生態的考量。目前,烏面臨經濟、政治雙重危機和兩大選舉,俄利用債務問題施壓,有促烏改變政權結構之意。俄格發生衝突之後,俄美關係出現冷和平局面。當然,俄主要戰略對手是美國,加之其濃重的歐洲情結,俄想方設法要改善同歐洲大國的關係,起碼再不會因對烏“斷氣”惡化同歐洲大國的關係,更多的是試圖利用能源凸顯其大國地位和對歐洲能源安全的影響力。烏克蘭則想利用“鬥氣”挑撥俄歐關係,讓歐洲感到委屈,逼歐洲對俄出手。
目前來看,俄烏任何一方做出單方面大的讓步都很難。所以,這一次的“鬥氣”還要僵持一些時日,但又不能太久。太久了,歐洲受不了,烏也沒這個底氣,俄也會把自己形象搞得更糟。下一步,很可能還是要借歐盟的調停來打破僵局,促使雙方實現妥協。
俄烏此番“鬥氣”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影響將是俄烏關係進一步惡化。此外,烏內部分歧可能將更加嚴重。俄還可能採取措施加緊建設繞過烏克蘭通往歐洲的管道。隨著能源安全受制於人的不安全感加深,歐洲也將努力尋求擺脫對俄能源的依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