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急先鋒苦戰加沙 揭秘以色列部隊三大神秘勁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10 12:23:46  


1月7日,一輛以軍坦克在加沙地帶北部邊境地區行駛。(資料圖)
  從1月4日起,以色列對哈馬斯的打擊由空襲轉入地面作戰,以軍的主角也由空軍轉為地面部隊。鮮為人知的是,執行這次地面進攻任務的是以軍三大勁旅:戈蘭旅、吉瓦提步兵旅和傘兵旅的269反恐突擊隊。他們作戰任務分工明確、手段各異,將與哈馬斯武裝人員在加沙展開持久肉搏戰。 

  據法新社報道,加沙的醫療人員6日稱,自2008年12月26日以軍在加沙地帶展開軍事行動以來,已有66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2950人受傷。衝突使加沙地帶人道主義危機加劇,國際紅十字委員會警告說,由於糧食、燃料、藥品、電力、飲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匱乏,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狀況“令人擔憂並在持續惡化”。以色列軍方7日表示,從當天開始每天下午1點到4點停火3小時,讓加沙地帶居民置備必需物品。以軍方同時透露,自從在加沙地帶展開軍事行動以來,已有7名以軍士兵和3名以色列平民死亡。 

  國防軍第一旅“衝在前” 

  1月5日,地面進攻加沙城的以色列國防軍遭重創,有5名官兵死於“友軍炮火”,其中3人就是戈蘭旅的官兵。 

  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1月6日披露,當這次“烏龍炮”誤傷發生時,戈蘭旅旅長阿維.佩雷德上校與該旅13營營長奧倫.科恩中校,以及20餘名士兵在加沙城東北一幢民房內研究作戰方案。突然,一發以軍坦克炮彈落在這幢民房上,3名士兵當場身亡,營長科恩中校身負重傷,旅長佩雷德上校輕傷,其他士兵也有不同程度受傷。佩雷德上校拒絕下火線,一直堅持到將所有傷員都送往後方,並呼籲友軍炮火和空軍對哈馬斯目標實施猛烈轟炸後,才撤離前線接受治療。 

  這起誤傷事件使以軍地面參戰部隊的面孔浮出水面,而身處加沙戰火中心的正是佩雷德上校指揮的戈蘭旅。作為進攻加沙的三大精銳部隊之一的戈蘭旅,正擔負著哈馬斯抵抗最猛烈的加沙城東地區作戰任務。在5日的誤傷發生之前,該旅已經陣亡過兩名士兵,成為“在這次軍事行動中,首批在加沙灑鮮血的以色列國防軍人”。 

  如今的戈蘭旅在以色列國防軍中毀譽參半:一方面是它醜聞不斷,經常對上級軍官抗命,以及殘暴對待巴勒斯坦人;另一方面,它又是公認“作戰信心堅定、軍官聰明、指揮有方”的部隊,總是首個投入地面作戰的以軍部隊。該旅專門招收被其他部隊踢出來的士兵,但該旅的獨立作戰能力極高,往往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獨當一面。在數次中東戰爭中,從最北方的黎巴嫩邊界,一直打到最南方的紅海之濱,贏得了“以色列國防軍第一旅”的稱號。以色列國防部在1975年將該旅確認為精銳部隊。該旅應屬以色列北方軍區司令部指揮,但戰爭爆發後,被緊急調到南部地區,並從多個方向投入加沙戰鬥。 

  戈蘭旅對加沙並不陌生:2000年4月巴勒斯坦“第二次大起義”爆發後,戈蘭旅立即進入加沙執行“防禦盾牌”行動,以很小的代價消滅了大量的巴勒斯坦武裝分子,並參加了對阿拉法特行宮的包圍行動。在2006年以黎戰爭時,與以軍其他高級指揮官總是躲在後方指揮所通過屏幕看態勢不同的是,佩雷德上校總是在第一線,與前線官兵一起衝鋒陷陣。 

  據以色列媒體透露,戈蘭旅此次進入加沙的最重要任務是攻堅,哪裡的哈馬斯武裝最難對付,就由戈蘭旅的官兵來進攻。 

  吉瓦提步兵旅擅長“最小代價取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