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奧巴馬 21世紀的黑色基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11 22:31:50  


  中評社台北1月11日電/  奧巴馬在總統大選期間,提出發展替代能源、擴大公共建設、強化健保制度等3大財經政策,當選後又提出金額高達7750億美元的“振興經濟計畫”,希望可以創造300萬個就業機會。 

  新一期《理財周刊》報道,21世紀前8年,即美國總統布什(George Bush)在位的2屆任滿,對人類來說並不平靜,而不少人認為導致世界不平靜的“禍頭子”,正是布什。 

  數以億計厭惡布什的人相信,若非鷹派的布什在2000年當選美國總統,2001年的911事件可能不會發生;若非布什接著連續發動師出無名、勞民傷財的伊拉克戰爭與反恐活動,美國經濟榮景不會如此快速土崩瓦解;若非布什施政偏袒大企業、縱容華爾街,次級房貸風暴與金融海嘯不會來得如此兇猛狂暴,甚至拉著全世界一起陪葬! 

  奧巴馬成經濟救世主 

  即使在美國,布什聲望也每下愈況;雖然到了1月20日,布什才正式卸任,但美國政治、歷史學家已提前寫好歷史評價,公認他將與造成南北分裂的布坎南(James Buchanan)、英俊卻草包無比的哈定(Warren Harding),並列為美國最糟糕的總統之列。 

  反之,扛著“改變”大旗、彷彿平地一聲雷般崛起的奧巴馬(Barack Obama),不但是美國史上第一位非裔總統,其受歡迎的程度,被譽為“黑人的甘迺迪”(John Kennedy),美國人乃至全世界,無不希望他能像小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打敗百年一遇的經濟大蕭條,創造如同柯林頓(Bill Clinton)時代的經濟奇蹟;而小羅斯福、甘迺迪、柯林頓3人,都是民主黨籍的總統。 

  由於經濟局勢空前嚴峻,奧巴馬已成為挽救地球未來的救世主,甚至有人稱他為“21世紀的黑色基督”,人們寄望他在創造不可思議的奇蹟之後,繼續創造不可思議的經濟奇蹟!而自當選以來,奧巴馬尚未讓支持者太過失望,所籌組的財經團隊、所研擬的財經政策,皆備受學界、媒體、民眾好評;然而更艱鉅的挑戰在於,如何讓這些財經政策從理論變成事實,挽世界經濟狂瀾於既倒。 

  世界和平才能救經濟 

  在探索奧巴馬的財經菜單前,應該先研究奧巴馬的政治傾向,畢竟,政治擁有分配國家資源的權力,而一樁恐怖攻擊或一場戰爭,也會讓所有拯救經濟的努力、心血,登時化為烏有。 

  相對於出身石油富商與政治家族的布什,奧巴馬來自最基層的民間,加上中下階層與有色族裔一直是民主黨最主要的支持者,因此,奧巴馬施政勢必更注重社會公平,如何創造就業機會、救濟貧苦民眾,應比拯救企業更是優先課題。 

  而值得放心的是,奧巴馬在外交與軍事上,絕對比布什來得溫和、更具協調性,這也代表經濟岌岌可危的美國,“單邊主義”的獨霸思維將暫時被冰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民主黨籍的美國總統如甘迺迪、卡特(Jimmy Carter)、柯林頓,任內都未曾發動戰爭,卡特與柯林頓的副手高爾(Al Gore)都得過諾貝爾和平獎,當過人權律師的奧巴馬,更可望讓世界經濟在和平中逐漸復甦。

  以色列角色將成關鍵 

  因此,如何將美軍自伊拉克撤出,並維持撤軍後的中東和平,將是除了拯救經濟之外,奧巴馬最棘手的問題;而中東地區是和或是戰,也牽動世界經濟可否順利脫離谷底。 

  奧巴馬的優勢在於,伊斯蘭國家對肯亞後裔、教名為海珊(Hussein)的他較不排斥,連視美國為死敵的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都曾恭賀他贏得總統大選,奧巴馬如能相當程度化解歐美與伊斯蘭國家的敵對關係,貢獻將遠遠超過卡特、高爾。 

  只是,奧巴馬在外交上也有兩大麻煩,一是中國,二是以色列。因為即使經濟欲振乏力,美國仍不會放棄“世界警察”的角色。而為了維持美國所期望的世界秩序,勢必更需要中國的協助,畢竟多數與美國唱反調的國家,都與中國相當友好,為此不管在政治或經濟上,美國可能得對中國做出更多的讓步! 

  至於美國在中東長期的盟友以色列,卻可能是奧巴馬頭痛的來源。當奧巴馬宣布勝選時,全球幾乎都振臂慶祝、同感歡欣;唯一愀然不樂、寂靜無聲的國家,就是大力支持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馬坎(John McCain)的以色列,日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重起戰端,目的之一便是要求奧巴馬表態。

  奧巴馬政府無蜜月期 

  除了外患不歇,奧巴馬在美國也有內憂,而他所面臨的種種挑戰,剛歷經二度政黨輪替的台灣人,應當相當熟悉。 

  其一,期望愈高也代表失望愈大,日前奧巴馬的民調支持度高達82%,創美國“準總統”之最,可見美國人對奧巴馬寄望之深之殷;只是景氣愈差,民眾的耐心便愈低,奧巴馬執政將毫無蜜月期可言,如果無法在短期間內便有所表現,美國人民對政府拯救經濟的信心將快速瓦解。
 
  其二,當下美國國家機器中諸多財經部門,例如證管會,皆在小羅斯福總統時代建立,而發生難以控制的金融海嘯,可見這些財經單位已產生“系統性問題”,如何改革、重組、重拾民眾信心,將是龐大複雜的政治工程。而當此企業力量萎縮、政府勢力大幅擴張之際,如何控制不斷膨脹的預算赤字與防止貪腐、受賄等弊端,更決定奧巴馬施政之成敗! 

  然而,民主黨籍伊利諾州州長布拉哥傑維奇(Rod Blagojevich)涉嫌賣官,賣的正是奧巴馬就任總統後所出缺的參議員職位,全美輿論一陣撻伐、逼退之聲,但從伊利諾州州議員一職踏上政治道路的奧巴馬,未能即時且明確地表達立場,已有有識之士表達憂慮。 

  前2年仍將是摸索期 

  其三,奧巴馬畢業自哥倫比亞、哈佛大學等菁英名校,內閣中也大舉拔擢長春藤系統大學的畢業生,與台灣馬英九政府的“博士內閣”並無二致,雖享有“最聰明內閣”美譽,但這些內閣閣員是否只擅長理論、拙於實踐,不知民間疾苦、宦海艱難,也得等他們正式上任後,才知分曉。 

  即使民主黨也在參、眾兩院居多數,沒有國會掣肘的危機,但奧巴馬只當過州議員、國會議員,毫無行政經驗,前1、2年任期,恐怕仍將是摸索期。而且,奧巴馬一心效法林肯(Abraham Lincoln),將黨內政敵網羅於內閣之中,組成“政敵內閣”,奧巴馬的領導統馭能力,可能隨時都遭遇試驗。 

  奧巴馬在總統大選期間,提出發展替代能源、擴大公共建設、強化健保制度等3大財經政策,當選後又提出金額高達7750億美元的“振興經濟計畫”,希望可以創造300萬多個就業機會,此計畫還未正式施行,但已獲得56%美國民眾的肯定。 

  這3項經濟政策一旦落實,勢必將改變世界的經濟潮流,但這些並非奧巴馬個人之創見,而是民主黨數十年以來的主張;奧巴馬不只任命柯林頓的太太希拉里(Hillary Rodham Clinton)擔任國務卿,財政部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也是柯林頓的舊臣,所以想預測奧巴馬在經濟上的作為,一定得先溫習一下柯林頓時代的歷史。 

  只不過,這些財經政策都屬於調整國家經濟體質的長期策略,可資證明,奧巴馬相信拯救經濟沒有捷徑,唯有從基礎救起,以時間換取空間,才能讓美國經濟恢復往昔的健康;這也代表,2009、2010年的美國經濟,恐怕依舊低迷。 

  交通資訊教育為重點 

  關於發展替代能源,奧巴馬將公布一項比美70年代“阿波羅計畫”(美國太空計畫)的“綠色復甦計畫”,除了針對使用替代能源進行減稅,未來10年之內,更將投入1500億美元發展替代能源相關產業,每年更將協助100萬個家庭安裝太陽能設備,希望可以創造500萬個“綠領”工作。 

  一旦美國真的開始投資研發替代能源相關產業,例如太陽能、風能,勢必將帶動歐洲、亞洲國家、金磚四國紛起效法,從經濟上,美國可靠高科技重登經濟老大哥的寶座,讓中國無力追趕,從戰略上而言,也可降低伊斯蘭世界對美國的威脅。 

  關於擴大公共建設,奧巴馬的重點施政項目有4個: 完成過去未完工的交通建設,增加短期工作機會; 大舉進行教育改革,尤其是小學校育,強化美國下一代的競爭力; 擴大全美寬頻的普及率; 協助貧窮線以下人民改善生活,包括修繕房舍、增添暖氣等必要設備等。 

  經濟發生危機時,人民愈發生不起病。健保改革不但是奧巴馬的重點政見,更是希拉里從政以來所標榜的目標,因此如何讓民眾以低廉的價格,獲取更大的醫療保障,而美國健保改革之成敗,也將影響全球醫療與生技產業的榮枯。 

  伏克爾、蓋特納世界經濟新“沙皇”不像布什老是從華爾街找尋財經大臣,奧巴馬上任之初,掌握美國財經決策權的2個人,將是“經濟復甦顧問委員會”主席伏克爾(Paul Volcker),與財政部長蓋特納。伏克爾是卡特總統時的聯準會主席,蓋特納則是柯林頓政府的財經幕僚,兩人將成為世界經濟新“沙皇”。 

  高齡超過80歲的伏克爾,在80年代曾靠調高利率,成功擊退高過10%的通貨膨脹,不過也讓美國經濟受到相當程度的打擊,相信他“重出江湖”之後,貨幣政策仍是他拯救經濟的主要方法。之前擔任紐約聯儲銀行總裁的蓋特納,原本也是布什政府經濟政策重要諮詢對象之一,對現在的經濟問題相當了解,因此沒有新手上任的適應期,加上少年時常居海外,還會說中文、日文,將有助於美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 


    相關專題: 美國變天 黑人奧巴馬入主白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