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瀋陽市人大代表痛斥藥價虛高行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12 15:17:55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出廠價在5元左右的藥品,進入醫院後可以賣到25元左右,藥品流通環節的加價率高達5倍。必須遏製藥品在流通環節的這種虛高行為。”瀋陽市人大代表、東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震在瀋陽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說。 

  新華社報道,劉震在本屆人代會的小組討論會上公佈了一組自己通過調研得出的數字。他跟蹤了兩種由東藥集團生產的藥品,這兩種藥品的出廠價格分別是8.5元和5.9元。而通過流通環節進入醫院的藥房後,終端出售價格分別達到了35元和25.3元。據劉震分析,出廠價在5元左右的藥品,進入醫院後可以賣到25元左右,即使在社區醫院,這兩種藥品的價格也達到了24元和14元。藥品從出廠到醫院藥房,在流通領域的加價率太高。 

  來自瀋陽醫學院沈洲醫院的瀋陽市人大代表任傑,也對藥價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她說,雖然藥品在流通環節產生的加價,絕大部分流入了代理商、醫藥代表等人的手中,不過一些醫院處於自身“生存”的考慮,也不得不“違心”地為患者開出一些高價藥,導致“不該檢查的項目查了,不該開的藥也開了,助推了藥價虛高 ”。 

  任傑在分析產生這些問題原因時說,醫院系統特別是成立較早的醫院,實際上背負著沉重的“包袱”。 由於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後,職工工資仍然需要醫院負責,這無形中加大了醫院負擔。“有的醫院每年光是‘養活’退休職工就達500多人,這些人都要醫院自己來消化解決。”任傑說。 

  瀋陽市部分人大代表認為,瀋陽市今年將啟動城鄉藥品配送體系建設,這將成為遏製藥價虛高的一件“法寶”。 市人大代表劉震說:“在國家還沒有確定最終的醫改方案前,瀋陽的這種做法具有試點意義,讓市民看到了政府遏製藥價的決心。” 

  據透露,今年起瀋陽市計劃建設全覆蓋的藥品供應體系,規定將加入醫保及新農合的城市社區、民營個體醫療機構以及農村縣級藥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全部納入藥品統一配送網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