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印度擔心中國在印度洋永久性部署海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16 11:16:32  


中國海軍“武漢”號導彈驅逐艦為中國商船護航。
  中評社北京1月16日電/東方網消息:美國海軍戰略學院知名軍事問題專家詹姆士·霍爾姆斯日前刊發文章,稱中國海軍赴索馬里打擊海盜引發國際關注,印度表現尤為強烈,擔心中國借出兵索馬里涉足印度洋。

  霍爾姆斯稱,中國海軍最近赴索馬里打擊海盜,這是中國將自身定位為南亞海上安全管理者的一個契機。他指出,通過打擊索馬里海域海盜,中國海軍能够保護所有依賴非洲能源的國家的利益。這樣一來,其就可以利用最小的代價,將自己打造成一個負責任的地區秩序維護者,這也與其一直宣揚的“和平崛起”相互呼應。

  不過,新德裡方面卻擔心中國會利用這個契機,涉足被印度視為自家後院的印度洋(這裡石油、天然氣與原材料是運往東南地區的必經之地),並為其在印度洋地區永久性部署海軍奠定外交基礎,印度歷來都認為自己是印度洋地區最重要的國家,無意將這一地位拱手讓人。

  霍爾姆斯認為,要確保印度在印度洋的地位,印度海軍領導人需要升級其硬件系統,確保印度海軍能够數量應用高科技艦艇,潛艇和飛機。除此之外,印度海軍還需要進行一系列革新。不過,一個大型機構需要經歷一些嚴酷的考驗,才能够摒棄舊習,革新自我。

  他舉例稱,珍珠港事件就是海軍在環境的壓力下進行自我改革的最佳歷史先例:1941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太平洋艦隊戰艦差點兒遭到滅頂之災,這迫使美國海軍重新調整了其艦艇與航母戰略。美軍只能有效利用剩餘物資,他們利用潛艇攻擊日本商船、掐斷了諸如石油與橡膠等重要物資進口;而其航母則不斷逼近日本本土,並摧毀沿途遇到的日本帝國海軍。

  霍爾姆斯稱,美國海軍正是摒棄了舊戰略,才發現了新的更有效的、破壞性更強的戰略。他認為,而最近索馬里海盜的猖獗,很可能就是印度的“珍珠港事件”——迫使印度海軍進行自我改革,以適應新的現實狀況。

  霍爾姆斯接著指出,目前,印度海軍還面臨著諸多挑戰。

  首先便是物資方面的挑戰:由於印度國防工業不發達,所以新德裡政府一直依賴國外(主要是俄羅斯)武器系統。不過,印度對國外武器商的依賴卻造成了一些複雜的後果。例如,新德裡和莫斯科之間有關“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及其艦載裝備的交易就淪為笑柄。2004年,俄羅斯與印度政府簽署了航母改裝合同,合同價值15億美元。而去年俄羅斯工程人員拆開該航母後卻吃驚地發現,這艘建造於20世紀80年代的戰艦的狀況非常糟糕。因此,俄方要求印度額外追加20億美元的資金。“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交易的破裂是印度海上力量未來將遭遇衆多困難的征兆。

  其次,印度海軍在打擊海盜行動中表現欠佳,暴露出了印度海軍在人員方面存在的弱點,而這對於海軍事務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去年,海盜船在“非洲之角”附近對商業船只進行了大約100次的襲擊,這在印度國內造成了嚴重的恐慌。為解決這一問題,印度總理辛格向亞丁灣派駐了軍艦。去年11月,印度海軍因擊沉了一艘“海盜母船”而歡呼雀躍,但他們並沒有高興多久:一家泰國公司隨後聲稱這艘“海盜母船”事實上是該公司的“埃卡瓦特-納瓦5號”拖網捕魚船。國際海事局負責人因此指責新德裡,稱其是在情報不足的情況下發動的攻擊。

  最後,霍爾姆斯稱,印度海軍對海上威脅的反應呈不均衡的特點,這說明其想要成為印度外交政策的臂膀,無論是從人力方面,還是從物力方面,都還有一段路要走。他表示,雖然印度海軍目前遇到的挫折還不足以够成印度海軍的“珍珠港事件”,但中國海軍涉足印度洋的前景會引起新德裡的高度重視,並促使印度海軍進行其急需改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