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09中國外交 主打經濟金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19 08:55:17  


 
  此外,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室主任沈驥如向本報表示,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不僅影響發達國家,也令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受到衝擊。面對危機,世界各國需要就危機產生的原因、克服危機的辦法進行交流,取得共識,然後再分別採取行動,共渡難關。在此過程中,中國需要積極開展經濟金融外交,與世界各國加強對話,消除誤解,達成共識。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主任高海紅則向本報表示,從中長期看,中國在全球金融體系改革中扮演的角色要與自身發展和長遠戰略結合起來,要考慮到什麼時候、參與到什麼程度對中國最有利的問題。 

軟實力博弈 力拓人文外交

  最新版《中國外交》白皮書說,2009年,中國將大力開展“人文外交”,積極擴大對外文化、體育、旅遊等領域合作和民間交流。分析人士指出,“人文外交”曾是中國外交困難時期最重要的“武器”,不過現在已被賦予提升中國國家軟實力的新任務,在這一方面,中國仍有很大潛力。 

中國文化影響力 全球第7

  去年8月,北京奧運會的空前盛況,一直被外界視為中國“人文外交”成功的一個高峰。巧合的是,剛剛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9——文化現代化研究》也認為,中國的文化影響力指數已躋身全球第7位,排在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之後。 

  近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在強調和提升“人文外交”這一軟實力外交的作用。事實上,鑒於軟實力對社會有更加持久的滲透力,“人文外交”正成為國與國之間競爭的利器。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紛紛調整文化政策,制訂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在“知識經濟高地”進行戰略競爭的同時,又在“文化經濟高地”展開了新一輪競爭與博弈。美國、歐盟、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都是這一輪文化軟實力競爭的積極推動者。 

  有國際問題專家建議,中國可以進一步通過在世界各國舉行文化節,擴大民間外交接觸、增加與非政府組織的聯繫,更深入地介紹和推廣中國文化,全面深化國際社會包括各國公眾對中國的了解和認識,全方位拉近外部世界同當代中國的距離。 

維護港澳繁榮 支持對外交往

  白皮書在談及涉港澳台外交時評述指出,2008年,中國外交積極向國際社會宣傳“一國兩制”在香港、澳門的成功實踐,支持香港、澳門對外交往合作,為維護香港、澳門穩定繁榮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利益”一節中,白皮書指出,2008年年初,中國政府就陳水扁當局推動“入聯公投”等“台獨”分裂活動廣泛做國際社會工作,贏得絕大多數國家和主要國際組織的支持。 

  白皮書中寫道,“5.20”以來,中國政府在對外領域繼續堅定捍衛“一個中國”原則,同時積極向國際社會宣傳中國政府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台海和平的努力和誠意,努力維護兩岸關係發展的良好勢頭。此外,白皮書還在這一節提到,中國積極開展涉藏外交工作,反對外部勢力利用西藏問題干涉中國內政。

政策窗口 出版22載

  《中國外交》白皮書由中國外交部各地區業務司撰稿、外交部政策研究司主編,每年出版一卷,旨在準確、全面地闡述中國的外交政策和中國對國際形勢的最新看法,系統、完整地介紹中國上一年度外交關係及外交實踐。作為中國政府闡釋外交政策的一個重要窗口,自1987年至今,白皮書已經連續出版了22個年頭。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