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菲華民衆唐人街上迎新春 媒體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27 09:26:09  


  中評社香港1月27日電/中國農歷大年三十,馬尼拉華人區的王彬街上早已是大紅燈籠高高掛,人人臉上喜洋洋。 

  順著鑼鼓聲瞧過去,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正舉著一條十多米長的金色巨龍在街邊一個小廣場上奔跑舞動,贏來衆人的陣陣掌聲。旁邊不遠處,幾頭“雄獅”也不甘示弱,在街道上歡騰跳躍,時不時還向圍觀的行人調皮地眨巴眨巴眼睛。 

  新華社報道,幾個菲律賓小孩兒別出心裁,用一條紅、黃、黑相間的床單臨時拼凑出獅子的身體,再找一個方紙盒戳幾個小洞就成了獅子頭,就這樣,又一頭“雄獅”跑上了街頭,伴著鑼鼓聲上躥下跳起來。 

  沿著街道往裡走,你會看見不少店門口都排起了長龍,原來他們都是來買年糕的。“年糕年糕,就是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難怪眼前這位菲律賓大嬸要從鄰近的奎鬆城趕到這兒來買呢,原來她也早已了解中國“年糕”一詞的含義。 

  春節還有一樣東西是一定要買的,那就是魚,“年年有餘(魚)”嘛!菲律賓是個島國,魚可多的是,不過今天有些不同。前來採購年貨的施太太告訴記者:“今天的魚格外貴,因為當地的小販都知道華僑華人過年一定要買魚,所以個個爭相提價,不過也沒什麼,一年也就這麼一次。” 

  在這裡,你還會看見一個奇特的現象——人們用鐵絲把橘子和鳳梨串成一個圓圈來賣。正在買魚的施太太告訴記者,橘子代表吉祥(諧音),鳳梨用中國福建省的話來說有“福氣來”的意思。菲律賓的華僑華人大多來自福建,所以當地華人社區的許多傳統都是從福建傳過來的。 

  生意最好的還有賣鞭炮的商鋪。“這種叫作落地紅,每年春節和元宵節我都買這個,”一個華人小夥子一邊拿起兩串鞭炮一邊跟記者說。受當地華僑華人影響,燃放鞭炮早已成為菲律賓全國各地節日慶典的方式之一。當地人認為,鞭炮的噪音可以趕走上一年的壞運氣,因此就連聖誕節前的平安夜,菲律賓大街小巷上也是“炮”聲隆隆,而鞭炮製造也早已實現了“本土化”。 

  “中國新年”來臨,唐人街也就成了菲律賓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當地最有影響力的幾家電視台,比如GMA、ABS-CBN以及菲律賓國家廣播電視網早早就把新聞轉播車開到了街頭,記者們扛著攝像機在人頭攢動的街道上穿梭,捕捉最精彩靈動的畫面。 

  翻開路邊小攤上的報紙,你會發現幾乎每家報紙的頭版都是關於“牛年”的文章或者照片,都在試圖告訴你,怎麼做才能讓你在新的一年裡好運連連。 

  《菲律賓星報》的一篇文章向讀者講述了關於中國人過年的“秘密”:要跟家人團聚吃團圓飯,要把家裡打掃乾淨,要把欠別人的錢全部還清;《馬尼拉公報》則告訴讀者:除夕在門上要倒貼“福”字,正月初一不要用剪刀和針線,長輩要給小孩包紅包,小孩要“守歲”祈禱長輩長命百歲。 

  《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關注的是未來一年人們的“財運”: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機,而未來一年則是牛年,牛是勤勞的象徵,只要大家“卷起袖子,工作、工作再工作”,就一定會有所收獲。最後作者還用漢語拼音送上“恭喜發財”的祝福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