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哈馬斯“療傷” 以色列“勞軍”
http://www.CRNTT.com   2009-01-26 17:53:18


  中評社北京1月26日電/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停火一周後,加沙局勢以及停火前景依然混沌不清。哈馬斯忙於“療傷”,而以色列內閣25日決定為參與加沙戰事的以色列軍人提供“法律支持”。

  人心惶惶

  據新華網報道,25日是以色列和哈馬斯分別宣布的一周停火期限最後一天。由於停火前景不明,以軍可能再開戰事的謠言在加沙地帶瘋傳,民衆人心惶惶。美聯社報道,因為擔心以軍空襲,數百名巴勒斯坦人當天逃離此前躲過戰火摧殘的政府建築。

  “大家擔心轟炸,”哈馬斯“內政部”負責加沙城以北城鎮拜特拉希耶安全事務的官員伊薩姆·阿布·安薩說,他認為這些謠言與以色列副總理兼運輸部長沙烏勒·莫法茲的幾句威脅有關。

  莫法茲25日說,只要2006年被俘以軍士兵吉拉德·沙利特仍在巴勒斯坦武裝人員手中,哈馬斯在加沙的領導人就休想“在加沙自由行動”。莫法茲還語含威脅,提及以色列之前對哈馬斯精神領袖艾哈邁德·亞辛及其繼任者的“定點清除”。

  哈馬斯在加沙的高層領導停火期間一直沒有公開露面,但一些哈馬斯中層幹部開始投身加沙重建工作,包括向住宅遭戰火破壞的加沙居民發放重建資金。

  哈馬斯承諾向加沙居民發放總額5200萬美元資金,幫助重建家園。現年62歲的艾哈邁德·巴特蘭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向美聯社記者展示5張100美元紙幣,稱這剛從哈馬斯那裡領到。

  口岸問題

  在加沙地帶重整旗鼓同時,哈馬斯派出的一支代表團25日與埃及官員開始討論重開口岸事宜。

  哈馬斯發言人法齊·巴爾胡姆25日早些時候說,除非以色列重新開放巴勒斯坦地區的邊界口岸,否則哈馬斯不會接受任何停火協議。

  以色列《國土報》說,邊界口岸問題是停火狀態能否維持的關鍵之一。以色列方面指責哈馬斯通過與埃及的邊界口岸偷偷運進武器,要求在重開口岸前,必須確保哈馬斯的武器通道被徹底切斷。

  巴爾胡姆說,哈馬斯拒絕“無限期停火”,但可以考慮“有保證的臨時平靜”。哈馬斯另一發言人艾曼·塔哈24日說,作為保證措施之一,哈馬斯希望來自歐洲聯盟和土耳其的軍隊負責加沙與以色列口岸的安全巡邏。

  以色列方面則把沙利特獲釋列為重開加沙口岸的前提。以色列政府高官22日說,以色列願意與哈馬斯交換囚徒,以換取沙利特獲釋;換囚協議達成前,以方不會開放加沙口岸。

  塔哈25日晚些時候在埃及首都開羅說,以色列向埃及方面提出一個為期18個月的停火協議,期間部分開放口岸,但哈馬斯傾向於為期一年的停火,并要求以方開放全部口岸。

  法律支持

  哈馬斯急於“療傷”,以色列方面則急於為參戰軍人提供“免罪符”。

  以色列內閣25日批准一項法案,確保政府為可能被控戰爭罪行的以色列軍人提供“法律支持”。

  “以色列將全力支持參與(軍事)行動者。被派往加沙的軍官和士兵應該知道,他們不會受到任何庭審威脅,”以色列總理埃胡德·奧爾默特在會議上說。

  聯合國相關機構、國際人權組織、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以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多個人權組織認為以軍在加沙戰事中涉嫌違反戰爭法,正在就此展開調查。

  《國土報》報道,這項法案由以色列國防部長埃胡德·巴拉克提出,生效後將由國防部、司法部和總檢察長協同落實。

  加沙急救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此次加沙衝突共造成133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約65%為平民,包括400名兒童和100名婦女。人權組織等團體指控以軍涉嫌攻擊救護車和醫護人員、在加沙地帶人口稠密區使用白磷彈等武器、阻止傷員撤離并襲擊學校、醫院、救援物資補給人員以及聯合國駐加沙辦公區等。


    相關專題: 以色列狂轟加沙 中東再燃戰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