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聯合早報:中國在危機中重新尋找發展模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3 11:33:47  


 
消費社會需要基本保障

  那麼這次金融危機是否在促成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在轉型?中國政府已經推出了諸多拯救危機的方案,但這些措施能否促成整體經濟模式的轉型還有待觀察。很顯然,中國迫切需要在危機中繼續尋求新的模式。要尋找新模式,首先必須對危機的深度有更為深刻的意識。 

  總體說來,中國各方面可能對這次危機的深度估計不足。因為中國和西方經濟的高度相互依賴性,只要西方還處於危機,中國也不可避免地被捲入。就是說,中國在這次危機之中很難置身事外。 

  中國政府現在所採取的應付危機的模式,基本上承續了處理1997亞洲金融危機的模式,即以公共投資為主體,附帶拉動內需。 

  很顯然的是,1997年之後,政府在前一方面非常成功,但在打造內部消費市場方面並沒有很大的成績。當時,因為西方市場沒有危機,中國的出口不久就恢復了。但現在的情況已經很不一樣。西方沒有了需求,不管怎樣的刺激外需的努力都不會很有效。 

  所以,努力的方向和重中之重應當是擴大內需,建立消費型社會。筆者曾經論述,中國缺失一個消費社會所要求的基本社會制度,例如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和教育等等。這次中國在努力擴大這方面的投入,但很顯然大多數投入還是流向基礎設施、產業升級等方面。 

亦須抗拒西方轉移危機壓力

  到目前為止,各國政府應付危機都顯現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局面。中國政府要有效解決危機,也必須克服這方面的傾向。全民共度危機、全球共度危機應當是解決危機的大思路。

  就中國內部來說,如果既得利益過於自私,試圖把危機轉嫁給弱勢群體,甚至利用危機再進一步獲利,那麼就不能克服危機。同時,中國也應當承擔外部責任,就是和國際社會協調,共同對付和解決危機。因為經濟的全球化,如果每一個國家過於自私,那麼危機就會向縱深發展。 

  全球化必然要求各國間的協調行動。中國一方面需要承擔自己的國際責任,但同時也要抵制西方轉移危機的壓力。中國外向型經濟的弱勢就是容易受西方的影響,就是說西方很容易把危機轉嫁給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上。 

  應當對這次危機對中國所帶來的風險及其包含的機會作深度思考。如果危機促成社會制度建設和經濟發展新模式的確定,那麼中國外部的影響力的性質就會得到根本的改觀。 

  內需和外貿是持續經濟發展的兩條腿。如果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倚重的是“外貿”這條腿,那麼解決危機意味著中國要確立另一條腿,就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社會。到了兩條腿走路的時候,中國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強國。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