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港媒:盤整大規模 “馬式”軍事體制漸顯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5 17:17:20  


 
  扁系人馬清離重要崗位

  島內的軍事人事變動格外引人矚目。馬英九上台後,在安排行政人事變動的同時,也十分注重軍事人員“為我所用”,努力打造穩固政權的“馬家軍”,其軍中人事安排呈現如下三特點:

  第一,以“馬家軍”取代“扁家軍”。隨著陳水扁下台,當年跟著他雞犬升天的一幫親信也開始失寵。陳水扁主政後,以所謂“三軍統帥”之名,恩威並施,顛覆軍中晉任倫理。陳水扁對龐大軍、警系統曾進行大換血,將大量親信安插其中,用人標準只認親疏好惡。

  被視為陳水扁愛將的“後備司令部司令”余連發上將,“馬上”被轉調為戰略顧問。余連發是陳水扁第一任侍衛長,阿扁第一位晉用的軍事將領,也是扁系將領中最高軍階者,台軍過去8年來許多將領靠餘推薦升官。《中國時報》評論說,余連發被調職,象徵“扁家軍”的終結。

  同時,在馬英九指示下,“警政署長”侯友宜2008年6月開始轉任“警大校長”,遺缺由馬英九任台北市長期間擔任台北市警察局長的王卓鈞接任,這個動作象徵陳水扁人馬全面退出警界核心。

  此外,馬英九開始培植自己的人馬,其標誌是任用陳肇敏出任“國防部長”。陳肇敏1998到2002年擔任台灣“空軍總司令”,之後轉任台“國防部副部長”,2004年陳水扁連任後請辭。

  島內輿論認為,陳肇敏的人格特質和過往經歷,正與馬英九的用人理念及新執政團隊的施政需求相契合。

  第二,馬英九軍中人事注重制度化。例如余連發上將職缺,台“國防部”決定先以副司令暫代,而不是再拔擢一名中將補缺晉升上將。

  陳水扁時期人事安排十分隨意,在扁任內產生一堆任期短暫的“義務役上將”,嚴重破壞了將官晉升和任期制度。

  第三,注重軍官的年輕化、知識化。馬英九08年6月30日出席在台軍三軍軍官俱樂部舉行的其執政後首次台軍將官晉升典禮。當時台軍共有11人晉升中將,32人晉升少將。

  新科少將中,有24位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後出生的台灣中生代。這批新科將官還有高學歷的特色,除全部具有碩士或台軍“國防大學”戰爭學院學歷外,博士將領也不乏其人。這批人走上軍事領導崗位,是馬英九建立“馬家軍”的重要步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