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進這一過渡,中國必須創造世界一級的資本流動環境,並奉行積極的城市化戰略,來為擴大內需奠定基礎。首先,中國應確定一個日期,最好是在5年內,讓人民幣匯率浮動,換言之,是放棄正在積累的外匯儲備,讓資本帳戶可自由兌換。
這種變動將需要經濟在許多方面進行現代化。由於貨幣可自由流動,只有世界一級的投資環境才能吸引和留住錢在家裡。法治將需要大大加強,使新的系統具操作性。確定貨幣可兌換的日期,將類似於10年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情況:它將啟動新一輪的改革。
第二,隨著中國成功吸引外國資金,她必須有一個戰略將資本轉變為有效的經濟增長。擴大內需的根基必須是城市化。要在20年內成為發達國家,中國必須要提高其城市化率至75%。此外,城市化必須是可持續的;系統需要改變,讓農民工得以在城市紮根。
文章提出,中國城市化戰略的重點應當是建立30座特大城市,每座超過2千萬居民,它們將有權發債來資助其發展。因為這些城市有足夠經濟規模來建設基礎設施、保護環境,並創造就業機會,它們將以稅收來償還其債券。當資金充裕時,城市將很容易融資,同時加快城市化進程。當資金有限時,城市將面臨較高的融資成本,它們可以放緩作出反應。基本上,中國應該把城市化變成吸收全球資本的海綿,將農村人口轉移到大城市是唯一推進國家現代化的辦法。
全球金融危機為全球化投下了陰影,發達經濟體可能訴諸貿易保護主義來維護當地的就業,導致經濟衰退及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的惡性循環。中國正處於接捧全球化的位置,這是讓中國在一個時代的時間裡成為發達國家的獨特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