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經濟學人挺中國人民幣政策:美國指控太離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6 17:43:35  


 
  也有些人說,中國巨額的經常帳盈餘就是人民幣幣值太低的鐵證。美國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莫里斯.戈爾茨坦(Morris Goldstein)及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估計人民幣需要再升值10至20%才能消除盈餘。但也有經濟學家指調整人民幣幣值來消除經常帳盈餘是錯誤的,貿易不是完全平衡(perfectly balanced)才合理的。中國的經常帳盈餘只是反映了中國人的高儲蓄率。戈爾茨坦和拉迪2005年曾估計人民幣價值被低估了20至25%,人民幣這些年來也上升了這麼多,但經常帳盈餘依舊翻了一番。若要消除中國這種與世界的差距,振興內需比匯率政策更為重要。

  另一種用以介定幣值是否“合理”的數據就是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該學說指出,貨幣匯率長期會跟物價掛勾),而經濟學家的巨無霸指數(BigMac index)就統計了匯率與購物力的變化。一月最新的巨無霸指數顯示,中國的巨無霸漢堡包比美國便宜48%,理論上,人民幣幣值也應該比美元低48%。低收入國家的物價都會比富國低,故此其幣值都是會被低估的;另巴拉薩.薩繆爾森學說(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也指出,富國生產力和薪金都較高,最終會推高物價。以上理論說明,中國匯率低於購買力是很正常的,但當其生產力提升、人民變得富裕時,匯率便會自然提升。

  購買力平價是一種長時間的概念,而物價與人均GDP的關係則可於計算短期內匯率的“合理性”。根據同一巨無霸指數,目前人民幣匯率與估值其實只相差不多於5%。

  種種指人民幣幣值被低估的證據明顯都是站不住腳的。當然,北京也不宜再貶值人民幣,恐會引爆貿易保護主義大戰。人民幣長遠總需要依據一籃子貨幣來升值,但就目前來說,那些對中國匯率政策的指責還是太離譜(wide of the mark)。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