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晚:吳淑珍出庭 案情發展萬衆矚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0 14:55:44  


  中評社台北2月10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萬眾矚目,吳淑珍今天出庭應訊。扁家弊案是世紀大案,不但各界關注吳淑珍親自出庭引致的案情發展,司法程序的公平性也攤開於社會檢視和評論之中。

  吳淑珍也許覺得不公平。最近以來,社會充斥各種討論,確實顯示某些人多少已有“未審先判”的定見。從陳致中夫婦認罪協商是否陰謀,到陳幸妤赴紐約考試是否為了串供洗錢,甚至於有關陳水扁“懼內”的竊竊私語……,政論節目言之鑿鑿者,頂多只是“動機論”和所謂“募後分析”,臆測推論的成分多於事實證據。這對司法審判和社會印象會形成什麼影響,的確可能令當事人覺得不公平。

  但吳淑珍卻也沒什麼理由先喊司法不公。吳淑珍初次出庭即留下“昏倒記”的紀錄,連續十七次拒絕出庭,乃至令台大醫院都牽連其中受到議論……,這段過程所顯示的“鬥法”心機和手段設計,為任何人難以想像。扁關在看守所中,珍悶在寶徠豪宅,仍連結管道不斷向外喊話叫冤。這樣的動作,不同樣是試圖對司法審判和社會印象形成影響?

  社會大眾也覺得不公平。吳淑珍每次僅僅是“預告”出庭,就造成龐大的醫療和安全護衛成本,勞師動眾,結果卻仍是自己製造出障礙,令審判進程慢如蝸步。從檢方對陳水扁起訴書所揭露的驚人案情來看,扁一家人稱得上“待罪之身”,至今除了陳致中的道歉一鞠躬,毫無顯示尊重司法之處。這樣的負面示範,卻仍藏身於“前‘元首’”相關的特權庇護之下。王子犯法果真與庶民同罪嗎?大眾莫不希望藉此案審理而獲得令人服氣的答案。

  但社會大眾也不必過度猜疑司法的公平性。能把前“元首”起訴羈押,總是台灣法治程度的一個明顯指標。這期間,從“檢察總長”到特偵組檢察官,受質疑辱罵者有之,輿論意圖指揮辦案者有之;但司法人員稱得上忍辱負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陳水扁押在看守所、吳淑珍將出庭應訊的地步。過程雖嘈雜艱辛,但對台灣司法努力擺脫政治影響力的紀錄而言,可謂締造“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成績。

  萬眾矚目吳淑珍出庭,不管當事人的動作如何,社會應以期待和信任,協助維護司法公平和審判獨立。 


    相關專題: 陳水扁巨貪現形 民進黨陪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