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溥聰:馬英九知道我入壹傳媒 尊重我決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1 09:52:03  


 
  答:待遇如果是唯一的考量,我以前很多決定都不是這樣做,這個工作是讓我可以轉換跑道,在我剩下十幾年的工作生命中,我倒數的日子中,黎智英讓我感覺到我可以放手做。

  問:他有這樣承諾嗎?

  答:我覺得這種東西不能明講,跟他合作很愉快,那是一個化學的問題,我今天選擇這條路,我覺得它的挑戰性夠,你說他付我高薪,難道要我跟選戰一樣(編按:在馬英九競選“總統”時,金溥聰曾說,如選戰輸了,他不領一毛錢薪水),逼得我說我不領薪水,這不行嘛。

  問:電視台以後的新聞方針,是你的新聞方針?還是黎智英的新聞方針?

  答:他給我的訊息是,新聞部由我當家,整個新聞定向是由我來訂。

  問:以後你的電視台是由編輯部自主?還是由CEO主導?

  答:新聞部有總監,我會找信任、理念相同的人來做,我只會管大方向,犯錯自己就要更正,我不會管什麼錯誤,應該要盡量多框架,我會在這一塊盡量執行CEO的角色,任何一個團隊都不可能管到細節。

  問:以後你的電視台處理馬英九的新聞有沒有框架?

  答:我覺得多元的框架,不要只有單一的框架,多元的框架就是正反的多元,盡量求公正,一定是客觀,到底怎麼樣,只有用事實證明,到時候看。我覺得這是一個分寸自己捏拿,新聞有沒有正當性,而跟當事人無關。

  問:如果馬政府因為你過去跟他們有淵源,有重大決策要問你的意見或邀請你參與討論,你要不要參與討論?

  答:我會著重角色的分際,要看什麼事情,如果是作為一個朋友,我私下可以建議,但你不能說我今天做一個媒體老闆,我們不要通電話了,你不要問我任何事情,我覺得這已經是東方世界把這個標準拉得太高,高到我用另外一個領域解釋,就像東方對男女關係的情慾都搞得太假道學了。

  問:如果將來新聞對他們批評,他身邊的人打電話來問,你會怎麼回答?

  答:我覺得分寸還是在那個CEO怎麼面對事情,會不會因為壓力而改變立場,如果因為這個角色而必須徹底劃清界限,連朋友都做不成,那樣太虛偽、太假道學,就是矯情。

  問:叫好又叫座,是你給黎智英的承諾?還是希望做到的目標?

  答:這是一個目標,我們希望能做到,我覺得一個電視台,不只靠新聞節目,還有其他節目,二十四小時新聞台是荒謬的,台灣的新聞媒體那麼惡性競爭,二十四小時新聞台就是一個開始。所以你說我有沒有挑戰,當然有挑戰,這個挑戰包括來自經營管理和老闆的理念是不是一致,都是挑戰,但對我來講,這是一個機會,試試看,我從來不是工作一做,做下去就不肯走的人,有發揮的空間就發揮,不能發揮,我是很淡然的人。

  問:黎智英邀請你,是不是也想拉近壹傳媒跟馬政府的關係,或者說他想去大陸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