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汪洋:騰籠換鳥只是導向 不強制企業轉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12 09:32:50  


 
穩住中小企保民工就業 

  在11日的政協會議上,大量企業倒閉、農民工就業,成了最熱門的話題。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秘書長王理宗指出,當下最急迫的事情是解決農民工就業問題。他表示,廣東勞動部門的統計說有200多萬沒有就業意向的外省農民工湧入廣東,而廣東本省欠發達地區也有為數眾多的農民工,也湧向了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地區。 

  王理宗分析,廣東省當務之急應該是出台相應的措施力挽大量瀕危中小企業,從而讓眾多農民工有工可做。他說,政府促進經濟的資金應該向中小企業傾斜,畢竟這些看似附加值不高的中小企業,解決了大部分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城市危機或變城鄉危機 

  對於此前廣東力推的“騰籠換鳥”的“雙轉移”戰略,王理宗說:“現時的經濟環境和就業環境下,‘騰籠換鳥’的做法可以暫時緩一緩。”他也指出,企業轉型升級從經濟發展的長遠來看,是必須走的方向,但前提是在經濟環境向好的情形下,而現在首要的任務就是穩住這些企業,從而也就穩定了農民工就業。 

  “企業倒閉現在看來是城市危機,可是大量農民工如果無法就業的話,那麼城市危機就要變成城鄉危機了。”王理宗說。 

  來自加拿大清潔技術基金會的湯友志博士,是廣東政協此次的特邀列席代表。長期在廣東工作的他也表示,從長遠來看,要求企業轉型升級是對的,但是在現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如果還要讓企業搬遷轉移那就需要慎重了。“畢竟這些企業提供了非常多的就業崗位,大量地倒閉轉移,勢必加劇農民工的就業困境。” 

盼施政首重社會穩定 

  民建廣東省委提交給本屆政協的一份提案,頗受各方關注。該提案指出,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經濟衰退,廣東今年將成為實體經濟的“重災區”,因此該提案推斷廣東今年出口的增速將下降為零,甚至可能出現負增長。 

  與此同時,根據中央和廣東省政府已經公布的刺激內需計劃來看,大部分資金仍然是投向基礎設施和建設周期長的大項目,大量中小企業仍然是處境困頓。 

  民建廣東省委也指出,中小企業承載了60%的就業,而當前面臨最大困難的也是中小企業,從而導致的大量農民工失業,有可能引致“三農”變為“四農”問題,影響社會穩定。因此,提案指出,政府尤其不要在當前形勢下倉促推出那些會給經濟社會增加不確定性因素的措施,要預防實施政策“快、重”有餘而“准、實”不足。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關鍵時刻,為了避免資源浪費,實施政策須以“准、實”為先。著力點選擇不准的措施,不但難有實效,還會延誤戰機,甚至造成負面效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