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美國《世界日報》近日發表社論說,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出訪亞洲前稱,美國與中國大陸維持正面與合作的關係非常重要,也希望台海兩岸更進一步改善關係。因美國對台軍售而停止的中美軍事交流也將在這個月恢復到中階交流。這意味著中美雙方都有意在既有的基礎上改善關係,連帶也看好兩岸對話的氛圍,對兩岸新局也均有所期待。
觀察此前美國官員相關兩岸新局的對話,美國副國務卿史坦博格說,美國深受海峽兩岸對話鼓舞,基於“一個中國”的政策,美國會盡全力支持兩岸和平解決歧見、持續往前發展,認定這是兩岸領導人最近完成的重要成就。美國情報總監布萊爾也指出,台灣的長期安全在於和對岸得出某種安排,並強調不在於軍事力量。
社論說,兩岸新局加上美國的善意,當然值得肯定。然而兩岸新局因為主客易勢,即兩岸既已直接打交道,美國介乎其間的角色是否也會為了因應新的情勢而有所調整,會不會因此出現利益衝突,以致出現了新的矛盾和變量,例如對台軍售和中美軍事交流就是一例,往後勢將因此出現調整,反向也會牽動兩岸形勢的變化。
社論指出,兩岸和解氛圍愈濃,主張“台獨”的綠營人士自愈焦慮,可以理解;然而台灣當局“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卻在此時冷不防地潑冷水說,大陸飛彈最近增加了300枚,一共有1500枚飛彈對准台灣,而且數目還在增加;要大陸方面為台灣設想,擺放這麼多飛彈對准台灣,要台灣如何可能安心?同時針對馬英九明確定調、台灣“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公開確認的兩岸商談綜合經濟合作協議(CECA),賴幸媛更是公開持保留態度。
國民黨副秘書長張榮恭繼賴幸媛之後緊接著就史坦博格和布萊爾的論述指出,“這明確反映了奧巴馬政府的立場,有助於化解台灣內部一些蓄意歪曲的觀點”。張榮恭所指“台灣內部一些蓄意歪曲的觀點”主要是指民進黨;但放在賴幸媛身上似乎也很恰當。這表示台灣執政當局已出現內部矛盾,而且是黨政矛盾,未始沒有可能出現兩條路線的鬥爭,牽制兩岸新局有進一步發展。是以兩岸未來會走出什麼局面來,在短期內又會有什麼可以預期的正面效應,從島內可以看到的不同路線表述,期待會有進一步的重大突破固不可能,連和解氛圍都可能隨時出現起伏。
再看賴幸媛的飛彈論,更不排除這是否意味要為美國出售反飛彈給台灣預為張本。由此推論,美國對兩岸新局的支持還是有限度的。
美國情報總監布萊爾即說:兩岸仍存在挑戰,中國大陸迄今未宣布放棄武力解放台灣,所以要切實履行《對台關係法》,使台灣不致因為缺乏防衛能力而必須聽命北京,中國大陸也不能威嚇台灣。這說明美國不相信中國,而且要為台灣設立防火墻,當然不排除這是為“台獨”預留選項。
奧巴馬新政府除沿襲過去布什政府的政策外,往後究竟如何看待兩岸新局,會出以何種型態呈現,這正是一個考驗,即美國如何認定兩岸新局,著重和平還是著重遏制,或仍在這兩者之間擺蕩、猶豫。
過去十幾年台灣是破壞東亞地區穩定的麻煩製造者,現時創造和解新局,理當獲得肯定,但馬英九當局的政策卻不時出現內部矛盾和外部挑戰,這就提供了外部介入的條件。希拉里行前通過資深官員表態說,將延續前任政府的政策,即在“一中”架構下,維繫中美之間三個公報和《對台關係法》。這表明對台軍售還會持續,中美為此也會持續出現齟齬。
社論最後指出,希拉里到北京前或許還是有限度地看待兩岸新局,包括考慮美日同盟的利害,也就不可能寄望她會充分支持兩岸新局且有一清晰的立場表述。可以推定兩岸新局的開拓必然還會有矛盾糾結的干擾反覆出現,兩岸領導人更要審慎面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