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希拉里再入住釣魚台18號樓 稱帶來美好回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2 09:02:16  


  中評社北京2月22日電/對於希拉里,大多數中國人並不陌生,這位前美國第一夫人、奧巴馬總統曾經的競爭對手,給人以智慧、幹練的形象。

  然而,當她以美國新任國務卿的身份再次來到中國時,這位女強人卻處處體現著親切和隨和。

  據國際在線報道,21日上午9點50分,身著一襲黑衣,頸帶白色珍珠項鏈的希拉里出現在了釣魚台國賓館的18號樓。她步履輕盈,微笑著與見到的每一位中方人員打招呼,絲毫沒有陌生的感覺。似乎等待她的不是一場眾人關注的政治會談,而只是老友之間的一次重逢而已。

 其實,對於18號樓而言,希拉里的確是一位老朋友。1998年,希拉里作為第一夫人,陪同她的先生——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訪問中國,就是住在釣魚台18號樓的。

  仿造明朝時期建築風格建造的18號樓位於釣魚台國賓館的中心位置,是釣魚台里規格最高的元首級接待樓,絕大多數外國元首或首腦訪華時都會在此下榻。

  也許是中方特意的安排,也許只是一個美麗的巧合,闊別10年之後,希拉里再次回到了18號樓。樓內的古色古香依舊,而此時的希拉里,卻已經成了美國國務院的掌門人。

  其實,不僅對於希拉里,對於中美關係來說,18號樓也是意義非常的。1972年2月,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鬆首次訪華時就下榻在這裡。而那次訪問,則使橫亘在中美兩國間的堅冰從此消融,開啟了兩國關係的一個全新時期。

  當閃光燈此起彼伏,記錄下希拉里和楊潔篪握手的那一刻時,希拉里禁不住內心的欣喜,第一次提起了18號樓。

  “我很高興能再次回到北京,來到這裡。在1998年的時候,我和我的先生就曾經住在這裡。”

 故地重游,觸景生情。無論是和楊潔篪,還是向在場的中外媒體,希拉里都毫不掩飾自己對於18號樓的真實感情。

  “這裡給我帶來了許多美好的回憶,”她動情地說。

 帶著對18號樓的美好回憶,希拉里和楊潔篪的工作會談開始了。對雙方來說,這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原定75分鐘的會談,足足談了將近兩個小時。這和會談涉及的話題之廣泛不無關係:金融危機、氣候變化、能源問題、國際安全等等,這些眼下的熱點都是會談的主要議題。

  就在守候在外的記者們開始左顧右盼的時候,11點40分,楊潔篪和希拉里終於走出了會談廳,神情輕鬆地出現在記者面前。兩人並排前行,卻仍不時交談,一副意猶未盡的感覺。

  面對在場的數十家中外媒體,楊潔篪用“建設性、積極”來形容他和希拉里的這次長談,並介紹了會談所達成的重要共識。站在一側的希拉里安然以待,認真傾聽。這不由得讓人聯想起此前希拉里已將這次訪問定位為“傾聽之旅”,也算是實至名歸了。也許,對於當下的美國,學會傾聽比什麼都重要。

  就在共見記者快要結束的時候,透過面前的大落地窗,楊潔篪指著一湖之隔的芳菲苑,向希拉里發出了邀請:

  “你上次來的時候,還沒有這棟樓。所以希望你以後經常來這裡,通過釣魚台也可以看看中國的變化。”

  一句聽似客套的邀請,卻蘊含著深深的意味……
 


    相關專題: 希拉里訪問亞洲 中國之行壓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