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民進黨究竟要鬧到什麼時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2 21:16:02  


  中評社台北2月22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立法院”日前開議,“行政院長”劉兆玄在民進黨“立委”惡意杯葛下,雖然完成施政報告,但卻導致馬英九拒絕出席“民間國是會議”,可以預見,未來除了“國會”衝突不斷,街頭運動也將經常出現,不僅會造成政局動盪,也勢必影響經濟,令人不得不為之憂心! 

  社評說,歷來“立法院”開議,鬧場的事屢見不鮮,只是過去八年,民進黨執政,在野的國民黨較有節制。去年“立委”改選後,國民黨在“立法院”居於壓倒性多數,再加“立法院”開始啟用“多媒體隨選視訊系統”,對外開放直播,外界原以為“國會”打架鬧事的場面將大為減少,議事品質也將隨之提升,孰料議事直播的第一天,就出現鬧劇,劉兆玄在民進黨的杯葛下,兩度上台,四度進出議場,枯等五個小時,原本三十分鐘的口頭報告,最後被迫六分鐘草草結束,只是在議事人員以“顧及國會形象”為由,使衝突畫面在直播過程中完全看不到。 

  表面看來,這次衝突既無流血,也未出現肢體暴力,僅有一些拉扯。不過,從事後民進黨的說法卻可以嗅出一些不尋常的訊息。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批評直播將衝突畫面消除,麥克風消音是“高度的行政不中立”、“掩飾劉兆玄狼狽的窘態”,民進黨“立委”也批評這是假資訊公開之名,行資訊扭曲之實,與開放直播讓民眾監督的用意完全背道而馳。 

  換言之,民進黨阻撓議事,杯葛“行政院長”施政報告,絕非臨時起意,而是早有預謀。他們根本就不在意施政報告的內容,只關心綠營選民能不能看到他們“敢衝敢打”的畫面;他們完全不尊重“行政院長”的尊嚴,反而希望劉兆玄“狼狽的窘態”能夠公諸於世。可以想見,民進黨既有這樣的心態,未來的“立法院”必然只會更亂,議事直播非但不會使“國會暴徒”收斂,反而會使他們更加嗜血。顯然,也正因為覺察民進黨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心理,馬英九在最後一刻決定不出席“民間國是會議”。 

  社評說,就事論事,如果“總統”出席“民間國是會議”有助於朝野良性互動,並可針對當前政治、經濟、社會諸多問題,凝聚共識,“總統”當然應該參加。問題是,民進黨舉辦此項會議的目的,主要是為其未來街頭路線謀求正當性,所以對政府政策,幾乎全盤否定,即以兩岸之間是否簽署綜合經濟合作協定(CECA)為例,當然有深入討論的空間,也有全盤規劃的必要。但民進黨刻意將其扭曲為“全面開放”,強調簽訂CECA之後就會喪失台灣主權與經濟主體性,掉進一國兩制的陷阱,就完全是不符事實。 

  在恐共與防堵的“鎖國”思維下,“民間國是會議”既不可能理性探討兩岸經貿問題,那麼無論“總統”或“行政院長”參加,只會遭到綠營人士的羞辱,既無法扭轉民進黨既定的路線,也不可能達到和解共生的目標,反而會激化藍營內部的反彈,試問,“總統”即使參加,有什麼意義? 

  我們認為,在野黨當然可監督執政黨,但若處心積慮,完全以“對抗”為唯一戰術,在街頭鬧,在議會鬧,無時無地不鬧;把政府的政策駡得一文不值,本身的主張卻又禁不起考驗和挑戰,那麼就算鬧得再大,也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更無法贏得人民的支持,職是之故,我們期盼民進黨能夠以大局為重,不要再一味對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