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府台灣代表:三通形成中港台“新鐵三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3 08:47:11  


去年10月上任的貿發局台灣總經理馮渤指,兩岸三通為中港台帶來新機遇,三地各司其職,形成強大網絡。
  中評社香港2月23日電/面對金融海嘯,港府認為兩岸三地加強經濟深層合作,可轉危為機。貿發局台灣總經理馮渤表示,兩岸三通後,香港窗口角色不單未淡化,反而“新鐵三角”合作模式正在形成,即是香港支援、台灣研發、內地生產。

  經濟日報報道,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已成立跨部門督導委員會,全面統籌促進台港經貿關係,而他去年底也表明,兩岸三地更緊密的經濟發展及深層次合作,將可強化彼此的抗險能力,轉危為機。

  台研發內地生產 港支援

  去年10月上任的貿發局台灣總經理馮渤,接受專訪時指,兩岸三通為中港台帶來新機遇,三地各司其職,形成強大網絡:“內地強項就是人力成本較低,帶動高效能製造業;台灣電子工程及科技研發則較成熟;而香港則是優秀支援服務平台。”

  馮渤舉例指,香港一間專門研製手提風力及太陽能發電機的小型環保電子公司,去年7月到台灣開設分公司,聘請當地電子工程師,負責科技研發及產品設計,並將生產事宜全部交予內地廠商處理;但完成產品研發及生產之後,該公司利用本港作為後勤服務平台,處理包括企業融資及洽商定單等工作。

  “香港優勢仍然明顯,包括有完善金融服務及法律制度等,中台兩地仍需借助本港,拓展其自身業務。”他續說:“三地的‘生產-支援-研究’模式亦漸形成”。

  高科技業 交流趨頻繁

  馮渤表示,金融海嘯下,全球進出口市場都受牽連,台灣屬於傳統依賴出口貿易的城市,所受影響亦甚巨大,極需加強與包括中港等地合作,其中有關電子及高科技產業的交流,明顯趨向頻繁。

  因此高新科技將是該辦事處重點工作範疇之一:“內地近年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將促進兩岸的技術交流,同時本港亦愈趨重視科技市場,應該有所作為。”另辦事處也會聚焦於金融、物流,及設計等服務業之上,發揮本港強項。

  包括馮渤在內,台北辦事處現時僅4名工作人員,他表示,貿發局將於運作滿一年後,檢討業務發展情況,考慮是否需要增聘人手。

  首率台港商界 內地交流 

  貿發局去年10月在台北正式成立辦事處,促進台港貿易活動,是本港首間在台開設辦事處的法定機構。台灣總經理馮渤指,年中將舉辦中港台食物製造業界訪問團:“希望可盡量打通經脈,讓企業最快找到最多商機。”

  馮渤解釋,台商過去亦有前往內地經商,但由貿發局牽頭、帶領台港商人到訪內地屬首次。辦事處期望台港商界,能夠藉此加深了解國家的最新法規及制度,並與內地企業建立合作網絡;訪問團名額預計約20名。

  書展廿周年 兩地文化交流

  適逢今年是香港書展20周年大日子,辦事處將於台北等地舉行連串慶祝活動,包括邀請本地文化界及印刷業赴台交流及進行推廣,至於今年內的其他交流活動亦將涉及基建、設計、樓宇管理,以及高新科技等不同行業。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