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勘界立碑工作完成 中越陸地邊界問題圓滿解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3 17:19:14  


  中評社香港2月23日電/2月23日,中國和越南在廣西憑祥友誼關公路口岸舉行界碑揭幕儀式,慶祝中越陸地邊界勘界立碑工作圓滿結束。佇立在中越兩國邊境的第1116號界碑和1117號界碑,準確地標示了兩國陸地邊界條約規定的邊界線位置,這段界線還經過兩國公路的接合點“零公里”。這兩個界碑的揭幕,標誌著中越陸地邊界問題已得到圓滿解決。

  新華社報道,中越勘定陸地邊界是兩國關係史上的一件大事。陸地邊界的勘定,有利於中越邊境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將進一步促進本已紅火的邊境貿易,增加兩國人民的往來,同時,對中越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深入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中越陸地邊界全長1300多公里,從中國、越南、老撾三國交界點起,至北侖河口止。中國一側為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越南一側為高平、諒山、奠邊、萊州、老街、河江和廣寧省。

  1885年至1897年間,清朝政府與當時統治越南的法國殖民政府簽訂界約劃定中越邊界。上世紀70年代,兩國開始舉行陸地邊界談判,後一度中斷。上世紀90年代初,中越雙方重啟有關邊界領土問題的談判,並一致同意以中法界約為基礎核定陸地邊界線,重新簽訂邊界條約。雙方於1999年12月30日簽訂《中越陸地邊界條約》。

  2001年11月,兩國政府成立中越陸地邊界聯合勘界委員會,負責勘界立碑工作,並起草兩國陸地邊界勘界議定書及其附圖。聯勘委下設12個聯合勘界組,負責實地勘界立碑工作。同年12月,雙方在廣西東興和越南芒街口岸豎立第一塊新界碑。2008年12月31日,中越雙方就陸地邊界勘界剩餘問題達成一致,如期實現2008年內完成陸地邊界勘界立碑工作的目標。

  為完成這一目標,中越雙方付出了極大的努力:過去8年間,中越雙方共投入近百萬個工作日,舉行了14輪(次)政府代表團團長會晤、34輪聯勘委會晤和15次專家組會晤,豎立了近2000個界碑,最終使邊界線全線在實地得到準確勘定。

  中越兩國領導人高度重視和關心勘界工作,早在2005年就曾達成共識,強調要在2008年內結束勘界立碑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勘界進程。兩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多次舉行會晤,兩國的外交、國防、公安、財政、測繪等部門密切配合,雲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與對應的越南地方政府也為全線勘界立碑工作如期完成做出了貢獻。

  勘界過程中,中越雙方始終嚴格落實《中越陸地邊界條約》各項規定。對於一些複雜地段,雙方本著坦率協商、合理照顧對方關切的原則,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儘量減少對兩國邊民生產生活造成的影響,最終取得了互利共贏、公平合理的結果。

  中越邊界複雜的地形和惡劣的條件也給勘界工作帶來了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許多邊界地區遠離居民區,道路通行極其困難。勘界組人員跋山涉水,風餐露宿,付出了大量辛苦勞動。另外,兩國在勘界工作中廣泛應用了先進的科技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和遙感(RS)等,保證了工作成果的高精度和高標準,確保中越陸地邊界成為一條清晰的國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