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第二波金融危機”離我們多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4 09:50:28  


23日,日本股市下跌0.54%。
  中評社北京2月24日電/作為對市場再度劇烈波動的反應,近期有關“第二波金融危機”可能爆發的驚呼頻頻見諸報端。對此專家分析說,當前的市場波動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銀行業不良資產等根深蒂固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至於是否已經或者即將出現“第二波危機”,現在還很難下定論。 

  是否存在第二波危機 

  上海證券報報道,事實上,早在前期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等國經濟形勢惡化時,人稱“末日博士”的紐約大學著名教授魯比尼就警告說,部分東歐新興經濟體正在醞釀新的金融“災難”,並稱新興歐洲將出現全面金融危機,就像十年前的東亞和拉美那樣。 

  全球最大的債券基金美國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日前表示,除非政府採取更大規模的刺激措施,否則全球經濟將面臨“第二波”危機。該公司駐東京的亞太區研究主管Ozeki在一份最新報告中寫道:“當前經濟的下滑仍處在初步階段。一旦房價跌勢繼續持續,將可能加速經濟的下行,進一步強化風險的惡性循環,甚至可能在未來6到12個月中引爆第二波金融危機。” 

  金融家索羅斯上周末表示,全球金融體系事實上已經“解體”,他認為,危機看來還不大可能在短期內得到解決。索羅斯稱,金融市場目前的動蕩較大蕭條時期還要嚴重,“現在還沒有任何接近觸底的信號”。 

  但也有人指出,目前的形勢還够不上“第二波危機”,而只是危機的進一步發展。從股市來看,儘管近期股市再創新低,但恐慌的情緒並不及去年雷曼破產之後的情況。衡量美股短期風險預期的VIX波動指數上周五升至52,不過仍遠遠低於去年11月份股市跌至谷底時逾80的高位。上周五,紐交所創出年內新低的股票數激增至555只,不過仍遠低於去年10月份近1700只的紀錄高位。有分析認為,這說明投資者在拋售股票時更有選擇性。 

  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昨天對記者說,當前最大的問題倒不是有什麼新的危機出現,而是一些根深蒂固的老問題一直沒有辦法得到真正解決,比如銀行資本金不足的問題,比如新興經濟體的危機。他表示,“有毒資產”一直在不斷侵蝕銀行的機體和資產負債表,而近期東歐經濟的惡化只是進一步打擊了人氣。 

  讓銀行放貸是個“坎” 

  經濟學家表示,眼下這波危機的一個核心問題在於銀行業,尤其是困擾西方銀行多時的不良資產難題,後者也直接影響到了銀行對企業和個人的放貸,進而令政府的經濟振興措施效果打折。 

  “很多問題其實早就存在,不是今天才出現的新問題,但是政府在解決這些難題上舉步維艱,客觀上造成了銀行依然不願向實體經濟發放貸款,從而帶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銀行業再次出現巨大虧損。”陶冬說。 

  一些人甚至提出了對銀行進行全面國有化的觀點,如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和諾獎得主克魯格曼都是這一觀點的支持者。昨日就有消息稱,美國政府目前正在與花旗集團進行談判,可能將持有的花旗普通股比例提高到40%。 

  不過,陶冬認為,在現階段,各界對於如何徹底解決銀行壞賬問題仍沒有較為統一的清晰答案。“但是這個問題不能一再拖下去。”陶冬說,一定會對金融市場和宏觀經濟帶來進一步的負面影響。“每一次新的市場的動蕩,都會影響銀行、影響貸款發放和就業。” 

  從很多已經實施大規模金融救援的國家的情況看,各家受援銀行並未大幅提高放貸。美國財政部日前的調查報告顯示,去年第四季度接受政府援助的美國20家大銀行甚至縮減了對企業和消費者的信貸投放。報告顯示,上述20家銀行去年第四季度發放的住房抵押貸款和商業貸款平均下降1%。美聯儲的一份季度調查報告也顯示,美國政府大規模金融救援計劃未能明顯緩解銀行惜貸問題。報告說,六成銀行表示在去年第四季度提高了在信用卡及其他消費信貸方面的放貸標準。 

  德國商報周一報道說,德國經濟部正在考慮設立一家“產業銀行”,以應對企業流動性短缺的問題。澳大利亞國庫部長斯萬周一則表示,正在與銀行業商討發放信貸資金的問題,雖然澳大利亞近期多次下調官方利率並通過為銀行存款和大筆定期貸款提供政府擔保等措施來支持國內銀行業,但一些小企業目前仍急需貸款。 

  新興經濟體“火藥桶”要爆 

  需要注意的是,近期更多新興經濟體出現危機大爆發的苗頭,尤以東歐為代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以及白俄羅斯等不少國家都面臨貨幣貶值、外資大量撤離以及經濟大幅滑坡的艱難局面。 

  本報近日對一些國際知名經濟學家進行的調查就發現,業界普遍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逆境下,一些外債負擔較大、較多依賴外來資本或是倚重資源出口的新興經濟體,正日益凸顯嚴重的金融和經濟風險。隨著債務融資難度增大和西方銀行大舉撤資,部分國家如俄羅斯等甚至有可能重演十年前的金融危機,出現“又一個冰島”並非不可能。 

  在上周末的會議上,歐洲領導人極力呼籲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金擴充一倍至5000億美元,而首要的考慮就是去救助那些已是捉襟見肘的歐洲國家。歐洲的發展中經濟體正面臨著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一些國家已因此出現政治動蕩,如拉脫維亞政府就被迫在上周五辭職,從而成為繼冰島和比利時後歐洲第三個因經濟危機而下台的政府。 

  陶冬表示,當前全球仍處在一種“極度混亂”的狀態中,鑒於太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存在,現階段要對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走向作出明確判斷很難。不過,他表示,之前業界普遍認為世界經濟今年年底有望啟動復甦,這種可能性並沒有消失。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