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反CECA真相:想要占盡便宜 又害怕吃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6 13:57:05  


  中評社台北2月26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民進黨不談如何充實CECA的內涵,卻一昧在名稱上吵和鬧,所誤者不只台灣經濟,更是台灣生機。 

  從這幾個月朝野有關CECA的發言,可以看出,台灣的政治只有各說各話,沒有對話。其實,這是台灣民主政治畸型發展的一個象徵。雖然反對人士在名稱上打轉,但若干發言也看出他們絲毫不懂CECA的核心意涵。 

  社評說,所謂的CECA,其核心概念有三,一是正常化,二是優惠化,三是制度化。如果不了解這三個概念而批評或贊成CECA,只能算是看熱鬧的門外漢了。海峽兩岸都是WTO架構下的會員,但兩岸的經濟關係因為政治因素,無法像其它WTO會員體一樣正常發展。所謂正常的經濟關係,就是雙方的資金、技術以及人員的往來能夠依WTO的規範進行。過去由於兩岸經濟建立正常的關係,因此出現了許多政府無法管理的漏洞,和艦案就是一例。簡單一句,非正常的經濟關係就是政府難以管理的經濟關係,反而對台灣不利。 

  當然經濟關係正常化,也代表台灣的市場必須對大陸開放。很多缺少經濟學知識的反對人士,就害怕台灣市場一旦開放,就會吃虧。毛巾就是他們愛用的例子之一。在百貨公司裡,進口的毛巾,一條可以賣上千元;在地攤上,大陸進口的毛巾不用百元。台灣難道還要保護那些和大陸在競爭的毛巾產業嗎?台灣的毛巾業應該朝品質高的毛巾產業發展,還是與大陸進口的劣質毛巾競爭呢?答案應該很明顯。政府與企業應該共同攜手轉型升級,與大陸產品進行區隔,才能一方面讓消費者享受開放之利,另一方面讓台灣的毛巾在國際上有競爭力。 

  就人員的往來而言,也有反對人士擔心,開放大陸勞工,會造成本勞的失業。事實上,影響失業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勞工的價格,一是企業的生死存亡。反對人士只看到了大陸廉價的勞工,卻沒看到台灣企業生死存亡的競爭力問題。如果台灣的石化、紡織等產業因為無法獲得零關稅而必須外移或關廠,其所造成的失業問題或許更為嚴重。在正常的經濟關係中,不可能一方要對方來投資,卻又完全禁止對方的人員進入。當然,勞工的開放不會是一次完全開放,而是分階層,分階段,初期也只限於白領階層而已。 

  社評說,兩岸關係正常化之後,還要優惠化,也就是在WTO的規範下,提供彼此更優惠的貿易條件。CECA的急迫性與必要性在於大陸與東協及亞太地區國家簽了類似CECA的協議之後,彼此可以享有更優惠的貿易條件,尤其是零關稅。在這樣一個區域內,如果台灣廠商必須支付關稅,可以想見,必然無法與其它國家競爭,因此除了關門之外,就是外移到其它零關稅的國家。想要留住企業,想要挽救失業,CECA是在策略上不能不做的選擇。 

  CECA的第三個核心概念是制度化。所謂制度化,就是雙方建立一種可以預期的互動模式,也可以說是機制。任何雙邊或多邊的經濟關係,不論是貿易糾紛、投資糾紛、開放商品項目、開放時程、乃至於開放程度,都必須透過機制來協商解決。兩岸簽署CECA之後,也必須建立處理相關問題的制度,才足以有效應付各種問題。制度化並不必然涉及主權,可以在WTO的架構下來完成。 

  反對人士,尤其是民進黨,不談如何充實這三個核心概念的內涵,卻一昧在名稱上吵和鬧,所誤者不只台灣經濟,更是台灣生機。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