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訪問新加坡的一些見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27 17:23:52  


  作者:何小儔 中國廣西 南寧十四中學初一(八)班 

  當聽到老師告訴我,說是要去新加坡時,我不禁想到,那不過是個彈丸之地而已,只是靠出了名的乾淨和極為嚴厲的法制而聞名於世罷了,那個小小的地方,它有什麼了不起呢?但是,當查閱資料時,我發現自李光耀總理1975年訪華後,中國的領導人或鄧小平或江澤民或胡錦濤等紛紛前往新加坡訪問,這讓我對那兒有了一種迫切的求知欲,似乎新加坡披上了一層紗巾,等著我去掀開。這種心情伴著我登上了飛機。 

  下了飛機,一個堂皇富麗的廳堂出現在我面前,原來是待機室。這僅僅是開頭,走過那華麗的待機室,出了機場,呈現在眼前的便是新加坡面紗下的真面目:生機盎然的城市,鳥兒在樹間活蹦亂跳地歌唱,綠樹直插雲霄,又綠又密,好像在天上飄著一大幅綠地毯,來來往往的汽車在路上飛馳,雖然車多,但都井然有序地駛過馬路。 

  終於,我明白為什麼新加坡一個彈丸之地卻又如此出名了,也明白了為什麼李光耀總理三次訪華後,我們國家的領導頻頻出使新加坡了——因為,這兒太美了,簡直是一個充滿現代氣息的、井然有序的、欣欣向榮的、綠色環保的、美麗富饒的人間天堂! 

  我們這次出行是代表南寧市中學生與新加坡博文中學和南僑中學進行文化交流。 

  博文中學可大了,剛進入狹窄的入口才發出它的真面目。那兒是綠草成片,樹木也是又高又大又密,草的中間有用石頭鋪成的小道,彎彎曲曲,可以通向校園每棟樓房的任何一個入口。那裡的樓房又高又大又整潔,走廊裡、教室裡都是那麼井然有序地擺放著物品,絲毫沒有雜亂無章,地上也沒有廢紙。我們與博文中學的藝術交流,不僅我們一展八桂學子的風采,他們也敞開了熱情奔放的情懷。 

  接下來是參觀南僑中學。那裡也有博文中學同樣的特色:綠樹成陰,綠草又大又寬廣,也是乾淨整潔的教學樓,但是比起博文中學的同學,南僑中學的學生熱情開朗多了。我們剛到那兒,兩名記者(南僑中學的)便與我們攀談起來,我們各自都顯得很自然,交談中總是有說有笑。一時間,不同國度的障礙消失了,同學們都快樂地交談著。我們在南橋中學上了幾節不同的課,期間,因為時間有限,有些課我們只上了一半,就要赴另一個節目。但從這一半的課堂中我又看出了很多。我們有一堂是上的是美術課,通過老師的教學,我看出了教師有著一種無比神聖的責任感,因為一名男同學老不懂怎麼畫,那老師便一遍一遍地教他怎麼畫,所以這不是一種神聖的責任感嗎?還有,那就是同學們上課氣氛活躍,可不是宣鬧,這點看出了同學們的自律性很高。這次新加坡行,我們不但與那裡的中學開展文藝交流,我們在新加坡還游玩了一些地方,可以說是不亦樂乎!我們除了去了24小時營業的超市買紀念品,還去了著名的聖淘沙。聖淘沙位於新加坡本島南部,離市中心半公里,島上青葱翠綠,有引人入勝的探險樂園、天然幽徑、博物館和歷史遺跡等。而37公尺高的魚尾塔,可以讓游人從聖淘沙遠眺市區的高樓大廈及環繞四周的小島的景色。入夜後的音樂噴泉,隨著交響樂的節奏而翩翩起舞。我們在聖淘沙感受了4D電影的震撼,看了惟妙惟肖的蠟像,重要的是體驗了海上煙火表演的視覺、聽覺的那種前所未有的震撼與感受。 

  我們不僅去了美麗天堂聖淘沙,還去看了赫赫有名的魚尾獅公園。新加坡著名的魚尾獅像就坐落於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標誌和象徵。該塑像高 8 米,重 40 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於 1972 年共同雕塑的。獅頭魚身坐立在水波上的魚尾獅,其設計概念是將事實和傳說的合二為一。傳說是古印尼的王子發現了這座小島,他在這兒看見了一頭神奇的野獸,後來得知是頭獅子,從此王子叫此島“Singa(獅子)piwa(城)。獅頭代表傳說中的“獅城”---新加坡,魚尾象徵古城“淡馬錫”,代表新加坡由小漁村發展起來的。公園周圍地帶,聚集了新加坡著名的地標性建築:濱海藝術中心、政府大廈、高等法院、維多利亞劇院、萊佛士銅像等等,為遊客必到之處。根據介紹,如今,每年有一百多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專程造訪魚尾獅公園,與世界著名的魚尾獅拍照留念。啊,那是多麼令人向往的地方啊! 

  最後一站,我們還去了具有中國國特色的街市----牛車水,這是新加坡的唐人街,步入牛車水,讓我們感覺聞到了熟悉而又溫暖的味道。我查閱資料後方知道,新加坡唐人街之所以被稱為"牛車水",是因為原本的居民都以牛車拉水來清掃街道。在牛車水,不僅出售中國特有的水果和民族小商品,還有我們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文化烙下來的佳作:中國古詩和毛筆字。看著那些古典端莊的漢字寫出的錦聯,我不禁為中國文化而自豪。在牛車水,除了陶醉於中國文化,我們還吃了印度、馬來西亞等國的各種美食,欣賞了非洲雕刻藝術,它們造型獨特,粗獷奔放,從斑紋和紋路上看,手工很是精細,可以看出那是非洲大地深遠的文化結晶! 

  以上就是我2009年1月17日至21日隨南寧市十四中藝術團訪問新加坡的一些見聞。離開新加坡已經有些日子了,現在我總是在想,有相見,總會有離別的。讓我珍藏起離別的愁緒,說一聲道別吧:願新加坡與中國的友誼之花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

  再見--新加坡!(2009/2/26)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