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奧巴馬當股評人高調托市 白宮提醒:莫當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5 09:11:39  


 
  股評.國際觀察 

  奧巴馬為何托市

  總統間接為本國股市打氣並不少見,直接鼓勵民眾買股票則十分罕見。美國的“人氣”總統奧巴馬3月3日“吃了一次螃蟹”,他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如此說道:“如果你從長遠看,市盈率顯示現在買股票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奧巴馬此語頗有玄機。明白點說,就是他也急了。就在說此話的前一天,美股跌得令人觸目驚心,道指達12年新低。而“從長遠看”、“市盈率”均為關鍵字眼,顯示的是一種高超的說話技巧。即便美股還會跌,他亦可自圓其說。事實上,奧巴馬的“強心劑”並未即時奏效,托市當日的美股依然保持跌勢。但這種跌勢,或可回應奧巴馬“托市”的說辭,即在熊市里人們不應只關注當下,應著眼長遠。問題是,在正常情況下,“市盈率”是判斷一只股票是否值得買入的重要參數之一,但在特殊情勢下,最好還是問一句:長遠是多遠?

  從說此話的時機來看,奧巴馬亦弦外有音,並非僅僅說給美國公眾聽。當日的新聞發布會是英國首相布朗訪問美國,奧巴馬與其會談後兩人共同舉辦的新聞發布會。布朗的美國之行引起了世界媒體的關注,連他送個筆筒給白宮都引起了廣泛關注,何況是英國首相與美國總統一起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奧巴馬想在這樣萬眾矚目的場合向全世界透露一個訊息:從長遠來看,要對美國有信心。這與這一段時間美國政府千方百計期望各國買其國債的舉措可謂一脈相承。

  長遠或許真的很長很遠,超過了可以預期的預期。目前美國的經濟狀況不容樂觀:從大環境來說,金融危機依然呈縱深化趨勢,受此牽連,實體經濟“一鑊不如一鑊”;美國國債已達10.76萬億美元,還以平均每天34.8億美元的速度增長;捉襟見肘的現實,令美國從上月底開始按月發行7年期債券,這也是從1993年終止發行此種債券以來的首次。從社會生活來看,各行業失業率居高不下,且越來越多的人已失去或面臨失去房子的事實,曾經無憂無慮的美國人已有三成人“輾轉反側,難以安眠”。

  在這樣的現實狀況下,奧巴馬托市之辭的目的便十分明顯。那就是爭取其他國家包括購買國債在內的各種方式的“注資”,同時也振作美國民眾信心,以期爭取一點喘息的時間,以免糟糕的情勢一瀉千里,更難回轉。但美國政府的整體信譽已因在華爾街夢滅、麥道夫騙局等等諸多事件中的“失察”而引起質疑,此時誰又會因總統一句話而“以心托明月”?

  前車之鑒依然近在眼前。在美國政府各界的大力鼓吹下,從去年9月至今年1月底,美國公眾持有的美國國債增加了3萬億美元,與之相比,各國政府增持的美國債券不到1千億美元。那些輕信的公眾此次還會那麼“聽話”,僅僅因為喜歡奧巴馬而將現金換成股票?其他一些被美國股市套牢的他國機構投資者也要小心了,如果美國經濟的“血液循環”系統出現問題,造血功能“壞死”,股市未來也隨之難以預料。

  當然,以擅長演講著稱的奧巴馬還是沒把話說死,他在托市話語之後補充道:“現在我們正在收拾殘局,在這個過程中市場必然會有起伏”。問題是,“過程”也許太長,“起伏”也許很大。只因金融危機下的美國不再是過去的那個說一不二的美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