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先驅導報評論:中國官員應學學溫總“嘮家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6 10:40:26  


  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者加藤嘉一在《國際先驅先驅導報》發表評論文章,說明總理溫家寶與網民對話過程的深刻、誠實和務實,並藉此建議中國官員應該從溫總理的身上“吸取營養”,讓自己表達得更深刻點、真實點、務實點。文章如下:

  2月28日下午,中國總理溫家寶接受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的聯合專訪,與網民交流了兩個小時。這一極為少見的場面將成為中國政治發展史上實實在在的一頁。

  我觀看了溫總理通過網絡與群眾互動的所有過程。在長達兩個鐘頭的時間內,總理回答的範圍涉及了方方面面:從內政到外交、體制到民生、公務到私事、回憶到前景、信心到信念……我發自內心地感到,中國的領導人多麼地不容易。

  為什麼?為什麼溫總理能談得那麼地全面而深刻,誠實而真實,客觀而務實?為什麼群眾能聽得那麼充實而滿意?是因為說話者是總理,溫總理具備這些知識和素質是理所當然的嗎?是因為聽話者是群眾,群眾具備這些心情和姿勢是天經地義的嗎?

  大家都知道,“官話”是當代中國社會上,最為空虛、浪費、無聊的產物。原因很清楚,在“官話”面前,講話者知道聽眾不可能認真聽,聽話者知道說話者不可能認真說,因為它是“官話”,所以相互不認真。那麼,溫家寶總理的講話風格、交流方式是個例外。許多官員應該從溫總理的身上吸取營養,把自己表達得更深刻點、真實點、務實點,讓聽眾感受得更滿意點、開心點。

  應該說,溫總理與大部分官員講的內容本身並沒有多大或本質性的差別。但他給人家的印象卻如此不同,效果和影響也截然不同。官員是人,而不是機器,更不是神。我認為,溫總理與許多官員表現的最大不同有三點,這些恰恰也等於是後者應該向前者好好學習的“嘮家常”:

  首先,說話的方式。“交流如何成為力量”,這取決於說話者“怎麼說”,而不是單純“說什麼”。溫總理說話的特點顯而易見,即慢、清楚、有條理、有節奏,四者則相輔相成。作為中國的總理,因為要客觀正確,所以說得很慢;因為要令人明白,所以說得很清楚;因為要有說服力,所以說得有條理;因為要讓人接受,所以說得有節奏。

  其次,說話的風格。我從溫總理的訪談中發現,他經常使用“我”字,同樣也使用“你”字,而不是完全使用“政府”、“群眾”等。總理講話代表政府是可以肯定的,但除此之外,他有意識或無意識強調的“我和你”向群眾產生格外的親和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想傳達的無非是政府和人民,大家都是一家人,社會則需要和諧。

  最後,說話的態度。溫總理在訪談中偶爾跟主持人帶著笑容說,“這個我不說了”。網民的問題可能涉及了個人隱私或經歷吧,但溫總理的處理方式顯得可愛而幽默。溫總理每一次回答完問題還習慣性地說“謝謝”,顯得謙虛。他也不回避老百姓提出的問題,勇敢、正面地回答。每一個敏感的問題,溫總理說出來就變得更加敏感,但他停頓一會,整理思路後得出的每一篇答覆卻都很清晰。

  明明是個總理,似乎對於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是再遙遠不過的存在,但他表現得實際比很多官員親民得多,是的,溫總理也與大家一樣,有時會緊張,每天都上網,沒時間就吃得很簡單,曾是熱愛體育的少年。

  我們都是人,人與人之間有那麼多本質性的差別嗎?溫總理在大家面前只不過是表現出作為一個“人”的方式、風格、態度而已,是一場人與人之間正常溝通而已。有些官員卻做不到這一點,為什麼?恐怕,官員們在平時反覆性工作中不由自主地忘記或拋棄了一個根本的道理:人與人之間心連心的溝通是一切和諧的基礎。


    相關專題: 溫總理網上諮政 網民改變中國政治版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