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政府欠缺執行力,再多振興方案也是枉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8 10:18:12  


  中評社台北3月8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行政院”政務會報日前聽取工程會所提卡玫基、鳳凰、辛樂克等颱風災後復建工程報告,發現災後重建一百三十多億預算的執行率,竟然只有百之一點七,嚴重影響公共工程及就業機會,此一訊息再度突顯政府執行力己經是當前振興經濟最大的瓶頸。 

  社評說,政府執行力不佳,早已不是新聞,特別是民進黨執政八年,所有國家競爭力評比中,政府效能都遠遠較民間落後,例如世界經濟論壇指出阻礙台灣商業環境六大因素,通通都與政府有關;洛桑管理學院的評比中,台灣政府效能也是節節退步,以九十四年至九十六年特別預算的執行情形為例,平均執行率還不到一半,就足以證明。 

  去年“總統”大選後,民眾對新政府普遍寄予厚望,認為執行力一定會大為改善。然而九個月下來,雖然略有進步,但較民眾的期許,顯然還有很大的落差。 

  舉例來說,去年五月底政府提出五八三億元的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原本要在去年底前執行完畢,估計可以使第四季經濟成長率達到百分之三點七五,但實際成長率卻是負的百分之八點三六,追究原因,除了國際經濟持續衰退,出口嚴重惡化,但執行率不佳,無疑也是重要關鍵,因為到今年二月預算執行率才百分之五十二,要想發揮預期功效,當然是絕無可能。

  又好比政府提出的馬上關懷政策,原本預期照顧九萬六千戶家庭,使二十九萬人受惠,但到了去年十月底,預算執行率只有百分之十二點七七;近貧補助專案原本要幫助四十五萬戶家庭,一百三十五萬人受惠,六個月的執行期滿之後,總共只補助了二十二萬八千人。 

  社評說,“這些數據在在證明,政府的良法美意,最後都大打折扣,原因不在經費不足,而在於執行不力。深入探討,大概不外以下幾點原因,其一,方案規劃時急就章,缺乏全盤規劃,新方案與舊計劃互相排斥,資源未能有效整合,以致執行時力有未逮,或者窒礙難行。其二,法令僵化,例如公共工程採購,必須上網公告三月後才能施行,許多工程進度落後,就是肇因於此;其三,執行單位主管沒有魄力,不敢破除成規陋習,也不積極任事;其四,基層人員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是被動執行。 

  就事論事,這些問題當然都不是一天造成,也不是一天就能改善,但卻是政府必須解決的當務之急。事實上,馬英九就坦承,面對當前經濟不景氣,政府推出各種振興經濟方案,但“‘內閣’的執行力將是最大挑戰”,足證馬英九深切了解其嚴重性。誠如美國商會在去年度白皮書所提:“台灣曾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經濟能不能再進步,在於執行力,政府可以有很多政策和計劃,但如果不能執行,就無法向前行。”有鑒於此,政府必須劍及履及,強化執行力,否則再多振興方案恐怕也是枉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