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聯合早報:“奧巴馬現象”是否曇花一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09 14:34:17  


  中評社香港3月9日電/印度退休學者譚中今天在新加坡聯合早報網撰文分析“奧巴馬現象”。文章指出,奧巴馬的一些措施短期收效很難。怕的是人民怨聲爆發,奧巴馬的民意支持率急轉直下,他的“民粹主義”策略就會失靈。全文如下:

  儘管“奧巴馬主義”尚未呼之欲出,“奧巴馬現象”(Obama phenomenon)已經成為美國學術界討論議題。賓夕法尼亞大學政治學教授A.利德(Adolph Reed)在他2月20日與芝加哥大學著名黑人問題專家柯恩(Cathy Cohen)對話時,認為這個問題雖然受到廣泛注視,可是相當複雜,目前尚無法準確分析判斷。

  本文要探討的是比利德教授設想得更廣義的“奧巴馬現象”,要對三個問題找出答案:

  一、從今年1月20日開始的美國奧巴馬政權,究竟代表了什麼勢力的利益?

  二、奧巴馬執政是否會造成美國社會政治體系的質變?

  三、“奧巴馬現象”是曇花一現,還是將對美國以及全世界起著推陳出新的作用?

  如果能够對這三個問題找到明確的答案,就會對美國與國際形勢深刻了解。但奧巴馬政權建立還不到50天,要能對這三個問題準確答覆是有很大難度的。

  “大政府”與“公司國家”利益抵觸

  先談第一個問題,奧巴馬選票銀行主要得到年輕一代聯合思想開明的知識界和輿論界、民主黨人加上黑人主流、不滿意布什政策的中間派與保守派這三大股投資。在競選期間,奧巴馬對美國社會中下階層許願較多,執政後就得滿足他們的部分要求。

  奧巴馬上任後急急忙忙讓國會通過並簽署的“激勵與康復法案”,由於與共和黨部分參議員妥協而删掉一些項目,使得有些民主黨人不滿。2月26日奧巴馬公布的新預算草案可以說是把自己“左傾”面貌亮相了,估計在國會討論時會引起兩條路線的大爭辯。

  美國社會10%是真正的“享有者”與“更多享有者”(have-mores),80%是“少享有者”與“不享有者”。小羅斯福執政時以加重對10%上層的稅收來解決經濟危機,里根執政時以減輕這10%人的稅收負擔來振興經濟。

  奧巴馬在預算草案中明顯地透露2010年以後要停止對富豪減稅,要把所得稅最高徵稅率從35%提高到39.6%,要把投資稅率從15%提高到20%。他同時保證年收入在25萬美元以下的家庭會得到稅收寬鬆,又企圖通過改革醫療保健與增加教育便利來扶持中下階層。

  奧巴馬執政,是否代表黑人以及美國社會其他少數人種爭取自身利益的覺醒?柯恩教授不以為然。她甚至認為奧巴馬本人不代表任何種族標誌,只不過是和一個真正的黑奴後代結婚而已。她對當前美國政治“利用種族標誌鼓動群情”、用“種族標誌政治”來淹沒黑人標誌以及把美國這個“非種族國家”搞成“種族化”表示擔憂。

  美國是世人公認的最標準的“公司國家”(corporate state),是資本主義的公司形成整體作為國家發展引擎,民主黨與共和黨一樣維護這一體制,主要分歧在於容忍政府干涉的程度不同。布什效法里根以“減稅”振興經濟沒有收效,金融風暴使美國“公司國家”元氣大傷,金融界信心喪失。奧巴馬雷厲風行“大政府”將會與“公司國家”的既得利益形成尖銳的對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