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南海成多國對華偵察前沿 中國主權主張應增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12 11:47:03  


資料圖:去年5月,菲律賓空軍司令卡敦戈格(中)視察被菲律賓侵占的中業島。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國際先驅導報文章稱,1946年11月,一位名叫林遵的海軍軍官帶領4艘艦艇從廣東虎門出發,駛入中國南海的深處。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這支海軍艦隊要完成的是進駐接收西沙和南沙群島的歷史任務。從那時候起,中國軍人勒石西沙、竪碑太平島,是現代中國第一次對南海諸島行使主權。

  當然,眾所周知,中國在南海的天然主權在歷史的煙塵中不停地受到干擾和質疑。甚至在很多時候,這種干擾只能通過戰爭的方式來解決。在最近的兩會上,從解放軍代表到地方代表,有不少人提出了南海的主權問題,提案和談話中對南海問題關注的密集程度實為少見。而仿佛是為了從客觀上印證這種關注,就在兩會進行過程中,中國船只和美國偵察艦艇在南海發生了直接對峙。

  相信這種不同國家艦船之間在南海的對峙已經不是第一次。但是中美艦船的對峙卻少有見諸報端。至少在2001年中美南海撞機之後,人們很少看到來自南部國門的大國較量報道。但是媒體上的平靜並不等於波濤中的祥和。美國國防部在中美南海摩擦之後放言,美國還將繼續從事南海的偵察活動,這至少說明了兩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南海已然成為大國全球利益的前沿陣地。從當年EP-3偵察機在南海上空對中國的情報偵察,到如今海上偵察船的頻繁活動,南海已經成為不少國家對華偵察和制約的前沿。其洋面之廣闊、水域之深厚、各國利益之錯綜複雜,正是大國伸手染指的絕好機會;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的發展,南海上穿行的航船越來越多,石油勘探的需求日益增強,對南海的主權行使要求也更加迫切。

  長期以來,中國在南海有爭議地區所秉承的原則一貫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主要是中國和平發展的外交路線所決定,當然也不乏我國海軍一度緩慢發展,在南海行使主權的尷尬。但隨著中國的發展和國際責任的加強,南海已經成為了中國無法回避的崛起門檻。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在這個海域的主權主張不但沒有改變,反而更應該增強。而行使主權的方式雖然不至於強硬到劍拔弩張,但是也應當符合中國對周邊外交的需要。中國能够向亞丁灣派遣艦隊行使國際責任,那麼更有理由在南海維護一個至少是祥和穩定的局勢。如果一個國家在崛起的門檻上失語,那麼它不但無法跨越大國所設置的崛起屏障,同樣無法跨越自我的崛起心理。

  中國要成為大國,的確要跨越不少技術門檻和心理門檻。南海正是這樣一個集中了發展戰略和發展心理的焦點。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中,守土有責、視邊疆如民族生命一直是一種神聖,這種神聖能否在一個國家的未來中繼續延續和衍生,將決定這個民族未來的生存空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