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報:中國爭IMF話語權隱含殺著 世界蛻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16 09:55:29  


  中評社香港3月16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社評說,前日在倫敦舉行的G20財長會議,旨在協調各國對解救金融危機的立場,好為四月初的G20峰會鋪路。G20是個比G7代表性更廣泛,但也更複雜的國際博奕場所,更成了歐、美及新興經濟的三角磨合平台。會後公報顯示各方總算是達成妥協,為未來的協商提出了一些原則性的指引方針。

  會議公報強調了以下幾點:(一)全力使用財政及貨幣政策來推動經濟,但要符合財政的長期承受力及價格穩定。(二)通過各種手段來穩定金融體系並強化市場監管,使能減輕而非加重經濟的周期波動,還訂出了一個有關附件,以便協調各國的行動。(三)協助新興經濟渡過難關,包括增強IMF、雙邊及多邊發展銀行等渠道來給予資金支持。無疑,這些大方向反映了也暫時滿足了各方的需要。

  社評說,會前盛傳,歐美就應對危機的策略發生矛盾:美國力主加大財金擴張力度以刺激經濟,歐洲則對此有保留而更著重強化金融監管。實際上刺激與監管須並進而行,從而能兼顧長短期需要。在衰退中確急須增強刺激政策力度,但如不加強監管則穩定經濟後金融泡沫又現,徒然白費氣力。

  總體來說,歐洲的立場較為可取:美國為保障華爾街利益必偏向放輕監管,而其大放水高財赤救經濟做法,更令舉世擔心。歐盟基於本身要控制財赤的協約,及深受美國放任政策連累之苦,自必抗拒美式救亡,且歐洲各國均已按本身需要推出刺激措施,只是未如美國般瘋狂。

  社評指,這問題對中國同樣重要,溫總日前坦言擔心在美投資安全,並要求美國作出保證。奧巴馬及其財金高官對此已有回應,信誓旦旦地聲言投資美國十分安全,對美國國債可有“絕對信心”云。但如美國不切實加強金融監管,和恢復財金紀律,最終必會觸發美元、美債及主權信用危機,令投資美國風險日高。美國承諾的救亡金額已達十萬億美元,財赤將連續三年超萬億,約相等於GDP 一成,故必須加以控制並預設退出機制(exit strategy)。奧巴馬亦承諾在任內的最後第四年,把財赤壓到五千餘億,如能做到可算不錯,但連許多美國評論都對此表示懷疑。

  新興經濟更大的關注點,是在國際救助尤其是IMF 的運作上。包括中國在內的金磚四國更另發聲明,要求加快IMF 的改革:除了要加大四國在其中的話語權、代表權外,還隱含殺著:要重新評估IMF 的作用,並建立對全體成員的公平監控,尤其是對跨國資金流動及擁有國際金融中心發達國的監控。這實是針對歐美尤其美國而發者:目的是強化國際對美國財金紀律的監督。這也正好是保證投資美國安全的必要機制之一。雖然成事與否尚待觀察,這已反映了世界正在蛻變。

  社評認為,過去歐美高高在上對其他國家指手畫腳,要別人按其模式規矩行事,今次四國代表新興經濟進行反擊,為新形勢下的國際博弈掀開了新頁。看來這也反映了中國為了本身及世界利益,更積極參與國際財經新秩序的建立工作,而這將要成為和平崛起的又一個新表徵。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