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戰後海外出兵引猜測 日打擊海盜的台前幕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0 10:51:33  


日本海上自衛隊兩艘驅逐艦14日下午從廣島縣吳基地起航,前往索馬里附近海域。這是日本首次以“海上警備行動”的名義向海外派遣自衛隊,也是日本軍艦二戰後首次派赴海外執行可以使用武器的行動任務。
  3月14日,日本“漣”號驅逐艦和“五月雨”號驅逐艦從西南部廣島縣吳港基地出發,前往索馬里海域執行為期5個月的護航任務。兩艘驅逐艦各搭載一架SH—60K型反潛直升機、一艘快艇和約200名船員,預計4月初到達索馬里附近海域亞丁灣。

  這是二戰後日本第一次海外出兵,直接以軍事力量正面保護日本和日本人的利益,由此引發各界的猜測和爭議。 

  台前保護商業利益 

  幕後衝擊和平憲法 

  日本的各項行動中都有著東方式的智慧,經常用無懈可擊的冠冕說辭來掩蓋實際的目的。這次護航也是如此,單從日本官方的表態看,日本軍艦的護航是為了保護日本的商業利益,擔負更多國際責任,而這次行動的出發點、目的和潛在影響,卻比官方本身的描述大得多。 

  護航索馬里的商業原因可以理解,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告,日本為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日平均石油進口量在430萬桶以上,其90%的原油進口來自中東地區。按照日本防衛相浜田靖一的說法,“索馬里附近海域海盜活動危及國際社會和日本,保護日本人的生命和財產是自衛隊重要職責”。 

  鑒於此,日本海上自衛隊護航索馬里可謂“師出有名”。然而,此次護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日本首次開展海外警備行動。也就是說,這是二戰後日本第一次海外出兵,直接以軍事力量正面保護日本和日本人的利益。 

  此次出兵索馬里護航、保護商業利益是台前動作,而幕後則是為讓自衛隊成為“正常”的武裝力量所作的試探。 

  日本的和平憲法禁止日本在海外使用武力,其中第九條規定:“日本國民真誠謀求以正義和秩序為基調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把作為行使國家權力的戰爭,以及以武力相威脅或行使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到上述目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 

  近幾十年,日本右翼修改和平憲法的努力不斷,海外派兵的嘗試亦不斷,1991年首次實現向海外派兵,2001年為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恐戰爭提供後勤保障,印度洋上也有日本軍艦給美軍提供後勤支持。區別在於,以前日本自衛隊出兵只是搭美國的順風車,而本次護航索馬里則是實至名歸,單獨出兵,外界擔心的是,海上自衛隊是否會打響二戰後日本在海外的第一槍。 

  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為了對付海盜威脅,日本赴索馬里海域的艦只專門進行了海上射擊訓練,訓練內容包括艦上機關槍和速射炮射擊模擬海盜船的目標靶,艦載反潛直升機進行空中射擊等。在受到海盜船攻擊而正當防衛或緊急避難的場合,兩艘驅逐艦將可以使用能對海盜造成危害的武器。 

  對於軍事行動是否突破和平憲法,日本專家表示憂慮。研究自衛隊的前田先生接受《日本時報》採訪時表示,海上自衛隊員面臨和平憲法的限制,處境將很困難,走上甲板和打擊海盜之間只有薄薄的一層紙。遇到海盜攻擊時,他們不能打電話等待後方命令,而是需要現場做出決定。 

  也就是說,或許是一個偶然的遭遇,改寫日本戰後海外動武的歷史,而這個偶然卻是多年持續推動的必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