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加中學改建危及華人墳場 華社要求護先民古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0 11:39:37  


  中評社香港3月20日電/加拿大加和會3月18日就新西敏中學(New Westminster Secondary School)重建提出5點要求,希望在保存華人墳場歷史古跡的同時,不致妨礙新西敏的學校教育。新西敏教育局主席則表示,他們會根據省府有關規例辦事,又相信舊華人墳場內仍然有骸骨的機會不高。

  據加拿大《明報》報道,號稱全省最大的新西敏中學籌備重建,有小區人士發現校址自1860年至1920年間,曾被用作華人墳場,新校不得不重新規劃。新西敏教育局曾經在2月28日派人拜訪溫哥華中華會館,介紹建校情況,徵詢華人意見。

  一直為該事奔走的加和會創辦人朱偉光18日召開記者會,具體的就學校重建提出5點要求。朱偉光強調,無意妨礙新西敏學子的學業,但也希望先人的遺骸受到尊重,希望華人在新西敏的歷史不至被遺忘。

  朱偉光指出,雖然舊時華人風俗是入土7年後會將遺骨挖出,運回中國安葬,但他估計前華人墳場地下,仍然有骸骨遺留下來。故此要求當局在動土前先作探測,究竟地下是否有異樣,讓華人得以安心。朱偉光提出的5點要求為:

  (一)對於前華人墳場區,他的第一點要求是徵詢華裔社群的意見,不論是規劃、建築方法、拆卸現有建築。

  (二)除了歷史紀念品之外,前華人墳場內不能竪立建築物,只能够種植植物,比如是操場用的草地,或是興建停車場。

  (三)如在華人墳區內動土,工程盡量只是填高,而不是向下挖。假若真的要挖,不能深於18吋(1.5呎)。

  (四)在前華人6墳場區內,立碑或是紀念先僑在新西敏的貢獻,應該包括詳細文字、照片及地圖標示出以前華人在新西敏區內的貢獻。至於是通過紀念碑還是其它形式,及文字內容,則徵詢華社的意見,再作定案。紀念地點內應該包括舉行宗教儀式的設施。

  (五)在新西敏校區課程中,教授前華人在新西敏歷史,並向省內其它學校推廣該課程。

  為了該事,朱偉光特別設立了一個網站,通過中、英兩種語文,介紹新西敏的歷史,作為華裔社群參考的背景資料。網址是:www.fullofnews.ca。歡迎大家瀏覽,然後再就學校重建發表意見。

  朱偉光說自己並不是代表整個華人社會發言,但呼籲華人關注這事,踴躍向新西敏教育局發表意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