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深度解讀美韓軍演 三敏感點倍受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2 09:40:17  


韓美海軍展開巷戰訓練,美軍士兵正朝著假想敵軍占領的建築物前進。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代號為“關鍵決心”的美韓聯合軍事演習3月20日在韓國境內結束。這一歷時12天的聯合軍事演習,共有2.6萬名美軍官兵和5萬餘名韓軍官兵參演。美軍第三艦隊所屬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核潛艇以及“宙斯盾”級驅逐艦等也參加了此次演習,其中僅“宙斯盾”級驅逐艦就達7艘,規模空前。演習期間,美韓還舉行了代號為“鷂鷹”的大規模野外機動軍事訓練,內容包括特種行動、地面戰術、兩栖作戰、空中格鬥、後方治安等。 

  “關鍵決心”聯合軍事演習是美韓兩國的年度例行演習,其前身為美韓“阿爾索伊”演習,從2008年起改為現名。“阿爾索伊”演習,又名“聯合戰時增援”演習,一般在每年的3月到4月進行。這一演習是美韓兩軍自1994年起舉行的年度例行性演習,多為電腦模擬演習和小規模機動演習,旨在提高駐韓美軍和韓軍對來自韓國境外基地增援美軍的接收、集結、前運與整合能力。“鷂鷹”演習,則是美韓兩國軍隊之間的年度三軍聯合演習,以野外機動訓練和特種作戰為主,側重於演練在朝鮮半島爆發衝突的情況下對“敵人後方”實施特種作戰的技能,旨在提高美韓兩國軍隊聯合指揮和協同作戰能力,一般在每年10月進行。“鷂鷹”演習始於1961年,自2002年起與“阿爾索伊”演習合二為一,舉行時間也相對固定在每年3月下旬。兩個演習合併後成為美韓聯合舉行的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在某種程度上代替了於1994年終止進行的美韓兩軍“協作精神”演習。 

  儘管韓國一再表示“關鍵決心”聯合軍事演習的重點在於防禦,是為了提高韓美聯合司令部抵禦外部侵略的戰力而進行的年度聯演,與目前的政治局勢無關,但有分析認為,此次美韓聯合演習在兵力規模、演習時間、武器裝備等方面都為近年所罕見,在朝鮮半島局勢本來已十分對立的形勢下,必然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解放軍報分析文章稱,美韓“關鍵決心”聯合軍事演習之所以備受國際社會關注,與其所涉及的三個敏感點不無關係:首先,時間選擇很敏感。朝鮮2月24日宣布準備發射“光明星2號”試驗通訊衛星,但韓美日等國則認為朝鮮其實是要準備試射一枚可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並警告一旦發射就將攔截。朝鮮強調,攔截朝鮮衛星就“意味著戰爭”,朝鮮將採取強有力的軍事手段立即予以反擊。另外,這次演習選在朝鮮最高人民會議選舉(3月8日)與新一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一次會議召開(4月9日)之間舉行,西方一些評論認為此舉意在朝鮮領導層可能進行交接的關鍵時刻向朝方施加影響、顯示力量。 

  其次,地點安排很敏感。近年來,駐韓美軍已經從“三八線”大步後撤,在整個“三八線”上只留有不到一個營的兵力。而在這次演習中,上萬名美韓士兵一下子推進到“三八線”附近,炮兵進行實彈射擊的靶場,更是距離“三八線”只有幾公里遠。作為回應,朝鮮在美韓演習期間對軍事分界線東部、西部的北南管理區採取了嚴格的軍事控制措施,並切斷了北南方之間的軍方通信線路。 

  第三,政策走向很敏感。朝鮮去年炸毀寧邊核設施冷卻塔後,美國布什政府將其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黑名單中删除,朝鮮半島局勢出現緩和跡象。但是,奧巴馬政府上台後對朝政策至今模糊不清,朝鮮所提出的提供經援、放鬆制裁、保證國際活動空間等要求均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落實。不僅如此,韓國政府還否定了朝韓首腦在2000年和2007年簽署的兩個《宣言》,宣稱“要實現以自由民主為基礎的統一”。朝鮮認為,韓國當局在軍事上已把朝鮮確定為“主要的嚴重威脅”,加之頻繁以“人權”等問題打壓朝鮮的“反民族的行為”,將使朝韓關係“陷入更加危險的局面”。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傑夫.莫雷爾稱,他並不認為朝鮮的有關表態是對美韓的“特別威脅”,同時他也並不認為“在美韓的軍事演習中美國或韓國的飛機有必要飛入朝鮮領空”。有輿論認為,這顯示出美國奧巴馬政府在對朝政策上會繼續其“模糊戰略”,將根據形勢的發展力爭謀求主動權。而朝鮮也在美韓“關鍵決心”聯合軍事演習落幕之際,立即通報韓方將於3月21日8時恢復朝韓軍事通信線路正常運作,亦表明朝鮮無意加劇半島的緊張局勢。朝美韓三方圍繞朝核問題、北南關係問題的角力,仍將維持在外交範疇之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