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朱之鑫:長遠來看 中國仍處重要戰略機遇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2 10:50:37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3月22日上午,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9年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本屆年會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年會主題為“國際金融動蕩中的中國發展和改革”。 

  據新華網報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朱之鑫表示,今年以來,在擴大內需、促進增長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些主要數據開始出現趨穩的跡象。前兩個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了2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2%,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同比多增1.64萬億人民幣。全國發電量也保持了回升的態勢。從長期的趨勢看,中國仍處在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具備抗風險、促發展的一系列有利條件。首先是改革開放30年來,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1978年到200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左右,人均GDP超過了3000美元,國家外匯儲備從1.67億美元增加到1.95萬億美元。鋼鐵、煤炭、水泥、穀物、肉類、棉花等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均居世界前列。其次是改革開放30年來,創造了良好的體制條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價格從原來的由政府確定轉變為由市場形成。目前,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農副產品收購總額和生產資料銷售總額中,市場價所佔的比重分別達到了95.6%、97.1%和92.4%。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得到了有效的發揮,使社會發展蘊含著強大的內在動力和旺盛的活力。 

  與此同時,宏觀調控體系日益健全,調控手段實現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主要依靠經濟和法律手段的轉變,調控方式實現了由直接調控向間接調控的轉變,特別是1998年以來,中國政府宏觀調控能力和水準進一步提高,既積累了應對通貨膨脹和經濟過熱的有益經驗,也具有了抑制通貨緊縮和應對經濟增長的有效辦法。目前,金融穩定穩健,國際儲蓄率較高,宏觀調控具備較為充足的操作空間和較大的迴旋餘地。 

  第三,中國是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擁有內需持續擴大的巨大潛力。一方面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歷史階段,國內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強勁增長的態勢短期內不會改變,特別是隨著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準,城鄉居民結構加快升級,新的消費熱點會不斷涌現,同時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優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社會事業發展這些都蘊藏著巨大的需求和增長的潛力。這中國為經濟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較快的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另一方面,經過艱苦奮鬥,中國的經濟雖然有了較快較大的發展,但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世界100名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這又是中國經濟保持較快發展的外部壓力和動力。更為重要的是,我國社會政治長期保持穩定,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意願的正確發展道路。特別是近年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為我們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