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北市高官訪港 建議在台灣設立“香港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6 10:16:44  


李永萍表示,08年對台灣電影業來說,是奇跡性復蘇的一年。大公報圖片
  中評社香港3月26日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李永萍率領台灣影視業界代表團共一百六十人於本周二來港參加“香港國際電影展”。李永萍昨日接受香港大公報專訪時表示,受兩岸融冰與《海角七號》的帶動,○八至○九年台灣耗資三億台幣的電影有五部,共計十五億,其中港資佔近十億。對於港府計劃增撥四百萬增進兩地民間交流,李永萍表示歡迎,並建議香港官方在台灣設“香港月”,讓台灣民眾更加了解香港的本土文化。

  此次訪問香港是李永萍擔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以來的首次訪港,不過她已是香港的常客,在其擔任“立法委員”期間就多次訪港,推動港台劇團交流。她表示,此次帶團來港創下三個之最:有史以來最多電影,參加電影多達五十六部;有史以來組團人數最多,共一百六十人參加,包括三十七家電影製作、發行公司及十五家電視台;另外,更是有史以來賣出最多影片版權的一次。

  港資大舉涉足台灣電影

  李永萍表示,此次的突破跟香港的積極度有關,香港政府和投資商看準了兩岸融冰的商機,去年開始就主動與台灣聯繫,此次來參展的多部電影更由香港投資,包括月前上映的《愛到底》,以及正在拍攝的《刺陵》。李永萍還透露,有業界人士指,從○八至○九年投資三億台幣電影就有五部,都是外資,其中港資電影佔二至三部,“三億的投資在台灣是之前‘不可想像’的”。不過,目前仍無大陸投資的台灣電影,李永萍解釋,陸資入台仍未開放,但相信今年第三次江陳會,雙方確定經貿關係後,陸資入台將很快開放,屆時不排除出現大陸投資的台灣電影。

  李永萍表示,○八年對台灣電影業來說,是奇跡性復蘇的一年,之前台灣電影都處於非常低迷的狀態,其中一個原因是受政治的影響。她指出,過去八年,民進黨政府鼓吹本土化路線,在文化上議題“去中國化”,所有文化只看島內,不但令台灣與華人社會關係緊張,還切斷了台灣與國際的聯繫,台灣的電影得不到國際資金,越來越小品化,從而惡性循環,得不到觀眾的青睞。

  去年,魏德勝的《海角七號》一炮而紅,更帶旺了其他台灣電影。李永萍表示,雖然該片與政治解凍並無太大關係,但它的出現,對台灣來說,代表台灣氛圍和時代需求,讓台灣人在各種政治議題不愉快的吵架聲中,得到一種心靈良藥,所以就出現票房奇跡。她指,在《海角七號》的帶動下,不少人開始注意台灣電影,她前日見到來香港宣傳電影的台灣業界人士,每個人都眉開眼笑,說電影賣得很好。

  冀台人更了解香港文化

  對於港府計劃增撥四百萬增進兩地民間交流,李永萍表示歡迎。不過,她指出,台灣每年都會在香港設“台灣月”,將台灣文化帶入香港,但香港卻無類似計劃,台灣人對香港的文化理解全靠民間合作,建議香港官方在台灣設“香港月”,讓台灣民眾更加了解香港的本土文化。

  李永萍此行另一身份是台北電影委員會負責人,昨日她還與香港電影發展委員會主席蘇澤光會面,探討港台電影合作細節;今日她將出席電影節論壇,談台北電影委員會如何為外來影視機構提供協助,之後將飛返台灣。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