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彭清華與港學生直情對話 談文革時最大心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7 09:18:10  


彭清華與學生打成一片。文匯報圖片
  中評社香港3月27日電/每個人的學生時代總會有許多的願望,希望升大學,希望找份好工作……而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中聯辦)副主任彭清華在中學讀書時,最大的願望是“有一張平靜的書桌”。彭清華昨日與香港青年近距離接觸,不但妙解國情港事,也笑談自己的成長經歷,與學子互勉。他鼓勵香港的同學要以主人翁的姿態更多地了解國家,關心國家,熱愛國家,服務國家,在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負。 

  香港文匯報報道,彭清華昨日前往青協,出席“祝福祖國”青年學生專題分享會,並發表生動演講。演講起首,彭清華看著台下的百多名同學,不禁回憶起自己中學時代的願望,“我在想,那時,我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呢?是有一張平靜的書桌。”因為,當時中國內地正處在“文化大革命”的動亂歲月,很多學校不能正常上課,高考制度也被取消,上大學只是一個非常渺茫的奢望。 

  文革時最想有平靜書桌 

  他又從自己的願望想到了父親與女兒,“我的父親十七、八歲的時候,他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呢?我常聽他說,是能吃飽肚子。因為家裡窮。現在,我的女兒已經大學畢業了,她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呢?是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能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回饋社會。” 

  彭清華坦言,自己家中三代人的不同願望,其實折射出的是中國現代史上3個不同的年代:新中國成立前的戰爭年代、“文革”年代和改革開放年代。“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青年人的命運始終是與自己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不管你願意不願意、自覺不自覺、意識到或者沒意識到,都不能改變一個事實:我們每一個公民都屬於自己的祖國,國家觀念是一種最基本的觀念,民族感情是一種最聖潔的感情,社會責任是一種最崇高的責任。” 

  了解中國才能了解世界 

  面對全球經濟低迷,前路茫茫,香港青年人又該何去何從﹖彭清華指出,香港學生擁有很開闊的視野,豐富的想像力,亦有很好的英語能力,這些都是香港學生的優勢;他亦希望,同學以主人翁的姿態更多地了解國家,關心國家,熱愛國家,服務國家,在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負:“30年前,我們不了解西方,就談不上了解這個世界;30年後,如果不了解中國,也談不上了解這個世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