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金融時報:中國不再被動 將成世界經濟領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02 14:55:34  


奧巴馬指美中關係極具建設性。
  中評社香港4月2日電/昨日的“胡奧會”是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以來首次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二人在峰會前先行會晤,被外界視為是“G20”的前奏。會議期間,胡錦濤強調中方定必履行承諾,加強宏觀調控、擴大內需。兩國領導人亦一致同意將共同努力,以恢復世界經濟增長,加強金融體系,並建立一個“戰略和經濟對話”小組為目標。另外,白宮還宣布,奧巴馬將於下半年訪問北京。 

  《金融時報》今日刊發文章,指出隨著中國已表明要求在國際經濟事務中發揮更決定性的作用,“胡奧會”或為“G20”會議定下了基調。雖有言論指,新興的“G2”漠視了日益多邊的金融外交,但事實上,幾乎當今所有的國際事務也必須得到中美兩國先達成共識。

  文章說,過往,中國只是“G20”中一個安靜的參與者。然而,是次會議之前,中國提出了多項新建議,表明要求獲得更大發言權。上週,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呼籲建立超主權的國際儲備貨幣,取代美元的主導地位。同時,中國已先後與韓國、香港、馬來西亞、阿根廷、俄羅斯及印尼6個國家或地區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累積金額達6500億人民幣。這一切都表明,人民幣在國際金融的影響力將更大,中國外交更自信。

  不過,亦有言論批評中國,指其龐大的盈餘和儲備有份導致危機,所持有的一量美國國債亦多少直接影響美國政治。

  “我研究了中國16年,我從未見過中國以如此主動、積極地對待一個國際論壇,”瑞信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陶冬表示。“傳統上,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是被動的,只是聽眾而非領袖。但這一次,中國必須確保能讓外界聽到中國的聲音。”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問題上,中國受到美英兩國的壓力。日本和歐盟已經承諾為IMF注資1000億美元,中國亦被要求作出相同的“貢獻”。起始,中國表示強烈反對,辯稱中國仍非一個富裕的國家。不過,在兩星期前,中國態度已明顯軟化,促使外界猜測中國將會為IMF注資大筆資金。不過,中國官員已就此表明,中國注資的先決條件是IMF必須加快改革,並增加中國的投票權。

  此外,中國央行副行長胡曉煉上周指出,北京積極支持國際貨幣基金探討採用更加創新的方式來融資,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危機的情況下,一個更加高效率、更加及時的融資方式,可以最有效地補充國際貨幣基金資金不足的問題;如果國際貨幣基金採取發行債券的方式來籌集資金,中國大陸會積極考慮購買。 

  “有力地提出這些主張後,中國人意識到,在世界經濟陷入困境的關鍵時刻,要是中國能為IMF提供更多資金,並展現出其靈活性,中國將占上了國際道德的上風,”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教授、IMF中國部前主任埃斯瓦.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表示。

  在昨日的“胡奧會”上,二人並未就是中國提議的“建立全球儲備貨幣”議案作出討論,促使外界更密切關注“G2”的發展。


    相關專題: 胡錦濤出席G20、中美峰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