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主導的資本主義制度陷入了嚴重和深邃的危機之中,並為整個世界帶來災難。”中國社科院社會學家、暢銷書《中國不高興》作者之一黃紀蘇說道。《中國不高興》抨擊美國的霸權,並呼籲中國在世界事務中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其他學者這種民族主義的熱情──在互聯網論壇上尤其顯然而見──以及其對政府決策的影響都感到擔心。不過,中國崛起的聲音似乎也獲得廣泛的認同和公眾支持。
“讓人們意外的是,中國打破了一向只強調基本原則的舊有傳統,提出了許多具體措施,”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時殷弘說。雖然說它是政策上的轉變可能為時尚早,不過,他指出,“中國對於她在國際上可發揮的作用已經有了更充分的認識。”
時殷弘和其他分析師認為,中國爭取在全球經濟事務中掌握更多的影響力,將遇到來自美國和其他主要發達國家的阻力。
即使如此,美國和歐洲各國領導人正冀望富裕的中國對國際貨幣基金(IMF)投入更多的資源,並似乎打算讓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發揮更大的作用。
上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提出建立一個新的全球儲備貨幣以取代美元──一種由一籃子本國貨幣組成的、由IMF控制的超主權貨幣。
專家認為,即使不用幾十年,設計和管理一個能取代美元的真正的全球儲備貨幣將需要數年時間。許多中國人都敦促北京停止購買甚具風險的美元資產,將資金部署於收購能振興國家經濟的技術和自然資源。
迄今,中國一直處於“購買熱”之中。根據設在紐約的研究公司Dealogic的數據,去年中國對外兼併和收購達到創記錄的521億美元。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公司削減了170億美元的交易。
作者兼管理學教授申卡爾將北京奧運會與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聯繫了在一起。他認為,北京奧運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是中國崛起的一個決定性時刻。不過,他說,事實證明,與全球金融危機相比,那(中國吸引的目光)只是小數目的。“真正的奧運會是現在,”他說,“而且中國人正在做的比奧運會那時還要好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