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G20外交”背後的誠意和決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03 07:19:41  


  中評社香港4月3日電/正在倫敦參加G20金融峰會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利用峰會召開前的不長時間內,密集會見了美國總統奧巴馬、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英國首相布朗、法國總統薩科奇等領導人,表達了中國願意本著負責任的態度,與各國一道攜手應對金融危機,使峰會取得積極成果的誠意與決心,並提出具體的應對之策。 

  新華社述評文章說,在全球金融危機仍在蔓延深化,給各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的背景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G20”外交舞臺上倡導國際合作,共克時艱的積極身影,受到國際社會的強烈關注。 

  當前的金融危機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危機,不管是發達經濟體還是發展中經濟體,都面臨經濟下滑、貿易萎縮、企業經營困難和失業增加等問題。但正如中國駐英國大使傅瑩所說,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也為國際社會提供了百年難遇的合作契機。 

  胡錦濤在啟程赴倫敦前即表示,中國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始終積極參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國際合作。中方將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同出席會議的有關各方一道,努力使這次峰會取得積極務實的成果。 

  針對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胡錦濤提出了四個“當務之急”,就穩定國際金融市場、採取符合各自國情的刺激措施、抑制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推動國際金融系統進行必要改革方面明確闡述了中國的原則主張。 

  而在被寄予厚望的中美兩國元首的首次會晤上,兩國更是發出將“共推世界經濟強勁增長”的積極信號,並在改革國際金融體系和幫助新興市場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等方面達成原則性共識,為G20峰會開啟樂觀前奏。 

  兩國元首強調,將同各國一道努力推動世界經濟恢復強勁增長,穩定國際金融體系,避免再度發生如此重大的危機。並一致認為,強有力的金融體系對於恢復經濟增長至關重要,同意增加國際金融機構資源,以幫助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應對資金短缺。 

  “中美首腦會晤向G20之外的全世界發出重要、明確的聲音:各國應加強溝通和協調,推動世界經濟恢復增長。”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朱鋒教授說。 

  朱鋒說,國家之間的矛盾和分歧永遠存在,關鍵要在危機中求同存異,體現妥協和誠意。G20峰會的最大意義在於是以多邊、制度化、可協調方式共同應對全球經濟危機,力促各方以積極合作姿態達成一系列妥協方案,這是各國刺激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戰勝全球金融危機的客觀要求。 

  正如胡錦濤在會見英國首相布朗時所表示的,全球各國都處在世界經濟這條大船上,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狂風惡浪,只有大船上所有成員都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才能把世界經濟這艘大船平安地駛向彼岸。 

  就在峰會召開前,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和央行行長周小川發表文章,倡導對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和改革國際金融體系展開討論,以防止危機再次發生。周小川更是提出“超主權貨幣”的設想,反思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引起國際上各界的熱烈討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部長張小濟認為,中國此舉已是站在更高的視角上,思考危機爆發的深層次根源,並探求如何避免類似災難的再次發生,體現中國作為正在成長的經濟主體積極主動參與國際經濟事務、解決國際經濟難題的負責態度。 

  在國內,中國及時調整了宏觀經濟政策,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出臺了旨在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而當世界發達經濟體陷入經濟負增長的泥沼時,中國確定“保八”的目標。 

  “隨著中國經濟地位的提高,中國應該積極參與國際問題的討論,履行自己的國際責任。但不能忘記的是,中國依然處在發展階段,目前最迫切的還是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張小濟對記者說:“中國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了,這本身就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是負責任的表現。” 

  聯合國日前發佈的《2009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指出,中國有望保持8%的增長速度,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高達50%。


    相關專題: 胡錦濤出席G20、中美峰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