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馬英九是否兼任黨主席不是重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12 09:52:40  


難道“總統”不兼黨主席,行政跟立法就註定無法和諧互動嗎?
  中評社台北4月12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社評說,台灣“立法院”會日前通過一四九一億元的“九十八年度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特別預算案”、馬英九、劉兆玄、王金平及吳伯雄聯袂召開記者會,原本是要展現府院黨同心協力拚經濟的決心.卻使馬英九應否兼任黨主席的話題再度發酵,也突顯黨與政、行政與立法部門之間,確實存在若干問題。 

  社評說,馬英九“總統”就職將近一年,黨政之間看似相安無事,實則暗潮洶湧,去年八月就傳出馬英九不排除競選黨主席的訊息;日前又出現馬英九已經從原先的“不可能”變為“不排斥”,五二O之後就會明確表態的消息。 

  就事論事,“總統”是應否兼任黨主席,當然可受公評,無論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都曾出現過先例,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敗的例子,有好處,也有壞處,可以說是利弊各半,得失互見。 

  不過,此時此地,“總統”應否兼任黨主席並不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能也不應該從“總統”個人權力的角度著想,而是要從大局考量。焦點應該放在“總統”如果不兼黨主席,黨政運作究竟會出現什麼問題?如果真的必須要“總統”兼任黨主席,政治上的分贓才能抑止、各地山頭盤踞串聯的現象才能解決、“行政院”才會與“立法院”良性互動、政府部門的執行力才能提高、“立法院”的議事效率才能加強、府院黨之間才能團結,那才真正是大問題,就算問題解決,不僅不值得誇耀,反而是悲哀。因為,所有難題都必須仰賴強人出面解決,根本就不是民主,而是威權時代的做法。

  同時,如此也意味整個執政團隊,從黨到政,從行政到立法,從中央到地方,從高層到基層,基本上都已經鬆散,必須仰望“總統”親自出手,試問,現在的黨主席、“行政院長”、“立法院長”和各級首長,顏面何在? 

  社評說,我們必須指出,如果前述的種種問題目前確實存在,當然必須重視,但就算“總統”兼任黨主席,也不能迎刃而解,還是要各方面的配合,同時也必須從制度上改善。舉例來說,行政與立法互動不良,究竟是溝通不夠?還是行政部門無法滿足“立法委員”的要求?抑或“行政院”與民意脫節?當然值得深究,但這些與“總統”兼不兼黨主席有什麼關係?難道“總統”不兼黨主席,行政跟立法就註定無法和諧互動嗎?如果行政與立法部門意見分歧,難道不兼“總統”的黨主席就無力斡旋嗎? 

  事實上,當前種種問題,主要是政治文化、政治生態與政治人物的素質使然。在儒家文化的薰陶下,不只台灣一地,許多東方國家的人民都習於“家父長制度”,希望強人領導;但在民主時代,民意為大,代表民意的民意代表,非但不把行政官員放在眼裡,甚至還不時向國家元首嗆聲,花在作秀造勢與搏感情的時間,遠比議事問政要多;而原本應是行政、立法之間潤滑劑的政黨,卻往往未能發揮應有的功能;至於行政部門的官員,“公務員心態”至今未能革除,習於聽命行事,很少主動出擊,勇於任事,但求無過,不求有功,政府執行力因而大打折扣。

  社評說,不管“總統”兼不兼黨主席,這些問題顯然都必須列為重點檢討,職是之故,我們認為,“總統”應否兼任黨主席雖可以討論,卻絕對不是重點。當務之急,應該是如何提高政府執行力和立法效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