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華澳報:新十六字訣顯示兩岸和平發展軌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20 14:33:21  


  中評社香港4月20日電/澳門新華澳報文章說,一位哲人曾經說過,歷史往往驚人地相似,但歷史卻不會重復。真是湊巧,兩界最高領導人去、今兩年有關兩岸關係發展的十六字訣發表之日,都與海峽兩會協商的重要日子重疊——去年4月29日,是汪辜會談十五週年及第一次胡連會三週年的紀念日,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再次會見中國國民党榮譽主席連戰。胡錦濤以“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擱置爭議,共創雙贏”的十六字訣,對當月初候任“副總統”蕭萬長在博鰲論壇中與胡錦濤會晤時,受馬英九委託捎帶的“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十六字訣,作出了正式而又充滿誠意、善意的響應。而在前日,正是第三次陳江會談預備性磋商會議在台北登場之日,以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身份擔任台灣代表團團長的錢復,在博鰲論壇與溫家寶總理會晤時,捎帶上馬英九的“同舟共濟,相互扶持;深化合作,開創未來”新十六字訣,而溫家寶當即回以“面向未來,捐棄前嫌;密切合作,攜手並進”的新十六字訣。

  這充份顯示,兩岸間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從當初的試探、拓荒晉陞到定調、深耕階段。可以說,兩岸關係已正式進入了和平發展的軌道。儘管說,台獨仍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法理台獨的基礎仍在,但只要兩岸關係能正式走上和平發展的軌道,台獨種種喧囂就只能是狗吠火車,阻攔不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列車呼嘯向前。看不見,去年海協會長陳雲林赴臺進行第二次陳江會談時,民進党尚能矇騙煽動群眾上街進行圍城,甚至是不惜以製造流血事件來破壞陳江會談。而今次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領隊赴臺進行第三次陳江會談預備性磋商會議,雖然也有幾隻蒼蠅在幾聲抽厲、幾聲抽泣地嗡嗡叫,但街頭十分寧靜,會談酒店周邊也十分安全。這除了是警方吸取教訓,及早做好維安部署的技術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兩岸關係發展已是大勢所趨,台灣民眾已嘗到了陳江會談簽署的協議所帶來的甜頭,因而兩會商談也已為絕大多數台灣民眾所接受以至是歡迎。君不見,“陸委會”今年3月中旬所公佈的民調,有47.5%的民眾認為兩岸交流速度“適中”,比例達十年來最高;但時間僅隔一個月,“陸委會”昨日再次公佈的民調,已升溫為有七成的民眾認為有必要與大陸簽署ECFA,也有58.8%的受訪者認為開放陸資來臺對台灣的好處比較多。面對這樣的民意,標榜民主、進步的民進党,尤其是以選舉為其成長髮展唯一途徑,而以往選舉經驗,只有淡化台獨路線,主張走中間路線才能獲勝的民進党,又豈敢冒逆這股強大民意。

  文章說,這正是馬英九立定主意要兼任党主席的重要原因之一。這除了是他要爭取“政務運作暢順”,掌控好“立法院”國民黨團,讓党籍“立委”乖乖從命之外,也是為了要有一個適當身份與中共高層交往。這已折射出,馬英九已有以中國國民党主席身份登陸的心理準備。他要吸取去年11月在台北會見陳雲林時,無法自稱“總統”,而陳雲林也以“您”來稱呼之的“難堪”教訓。正因為如此,馬英九今年讓錢復捎帶給溫家寶的十六字訣“同舟共濟,相互扶持;深化合作,開創未來”,也就不但是友善得多,而且還相當的積極進取,差一點就把“經濟合作戰略夥伴”說出口來。而且,北京的回應,不但是從去年4月的相隔半個月後,早己返回北京的胡錦濤才借著會吳伯雄之機予以回應,晉陞為今次的溫家寶,就在博鰲論壇的會見場合當即予以響應,而且還是由表示已從新聞中聽到馬英九的十六字訣的溫家寶,“搶前”作出響應,錢復只是隨後才完成馬英九交托的任務。而溫家寶的“面向未來,捐棄前嫌;密切合作,攜手前進”,不但是與馬英九的“同舟共濟,相互扶持;深化合作,開創未來”互相呼應,而且也是在去年胡錦濤“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擱置爭議,共創雙贏”的基礎上更上層樓。

  於是乎,北京再次向台灣送出了更為中看又中用的大禮,包括溫家寶宣佈的推動陸企赴臺投資,擴大對臺產品採購,鼓勵臺商到大陸開拓市場,增加陸客赴臺旅遊,協商建立符合兩岸經濟發展需要、具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與此同時,第三次陳江會談預備性磋商會議也就兩岸直航,金融合作,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陸資來臺等各項議題初步達成原則共識,等待4月25日在南京舉行的第三次陳江會談簽署協議後,正式實施。其實,已有若干措施搶步實施,如就在溫錢會和鄭高會之時,廣西就已宣佈將組織百餘家企業組成採購團赴臺採購,採購金額將達到1.6億美元。每日赴台灣旅遊的大陸居民早已超過三千人的上限,其中4月15日達到5511人,移民署加班辦證也趕不及,以致發生了有大陸旅遊團到了桃園機場還領不到入臺證,被迫被原團遣返的憾事。也有台灣的廠商,在大陸“家電下臺”的投標中得標,其他廠商亦正在加緊設計大陸農民適用的家電產品。

  文章說,就連海峽兩會的會談,也在實質上升了溫——九十年代的汪辜會談後續性事務性商談,海協和海基會都是表達自己的政治理念多於實質商談,在海峽上空放空炮,談了數年竟無法簽署一份協議。而去年5月海峽兩會恢復會談後不到一年間,卻鮮見隔空放話,兩會人員少說話多做事,“悶聲發大財”,具有實質內容的協議簽了一份又一份。

  由於受種種主客觀原因限制,馬英九目前各方面的施政均不順,惟有兩岸關係發展是他得分最高的施政領域。北京顯然是要為他“送作堆”,借著催谷兩岸關係升溫來抬高他的民意支援度。當然,也藉此消解民進党對馬團隊的攻擊,以至挫敗其阻撓兩岸關係發展的圖謀。


    相關專題: 溫家寶出席博鰲論壇 會見錢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