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今天是“五四”青年節。澳門日報社論說,九十年前爆發的以一批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也是一場偉大的促進思想解放的新文化運動,樹立起推動中國歷史進步的豐碑。這場運動,成為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捩點,也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
九十年前的“五四”運動,使得被捕的同學均獲釋放;迫使當時的總統徐世昌下令免去交通總長曹汝霖、駐日公使章宗祥、幣制局總裁陸宗輿三個公認的親日派政客的職務;迫使北京政府及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改變初衷,拒絕在損害中國主權的對德和約上簽字;挫敗了撤換北京大學校長的圖謀。
追昔撫今,“五四”運動的深刻內涵尤在於民主與科學,即“德先生”與“賽先生”。“五四”的真正意義在於思想啟蒙:要民主,要科學,其核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時至今日,這仍然是年青一代追求的目標,對復興中華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在當代中國波瀾壯闊的現代化歷史進程中,“五四”運動的民主和科學精神在青春勃發、活力四射的熱血青年中紮根發芽、發揚光大。
社論指,去年西藏發生“三.一四”事件後,以CNN為代表的西方媒體對中國進行歪曲和偏向性報道,西方還發動抵制北京奧運活動的反華事件,中國青年,乃至海外留學生和華人同仇敵愾,發揚“五四”精神,對西方媒體和反華勢力進行堅決鬥爭。去年四月十九日,武漢在全國率先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抵制西方歪曲報道,抵制法國、支援奧運、反對“藏獨”的愛國學生運動。全國學生紛紛響應。迫使德國RTL電視台網站發表聲明,承認對中國西藏發生的暴力事件的報道存在失實問題。而全球奧運火炬傳遞和華人愛國浪潮,更讓以八○後為主的青年崛起成為一支強大的、團結一致的、充滿希望的愛國新生力量進入愛國的新歷史舞台。
這與九十年前的“五四”愛國運動一脈相承:當民族危難來臨時,青年學生們再次展現出“五四”青年的堅強。
社論認為,愛國主義永遠不會過時。愛國主義是對祖國的濃厚感情,和對祖國的崇高責任,更是一種理想和信念。無論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炎黃子孫都心向祖國,血濃於水,有割不斷的同胞情誼;無論是在祖國遭受外敵入侵的危難時刻,還是和平建設年代,僑居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都是一支重要的愛國力量,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近代以來,有多少學子負笈留洋,愛國勵志,刻苦求學,他們放棄國外優厚生活待遇,毅然回國,一心只想學成回國改變祖國貧窮落後的面貌。這都表明愛國主義具有持久而巨大的凝聚力。特別是在今天,愛國主義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基礎。一切熱愛祖國、贊同國家統一大業的中國人,都會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團結起來,在振興民族的偉業中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社論強調,愛國並非一句空話,有很多的具體表現形式。今天,追求民主與科學,不僅要讓人民當家作主,真正讓一切權力屬於人民,讓人民擁有話語權、表達權、選舉權;不僅要崇尚科學,實施科教興國,更實質的是,必須結合國情,讓民主與科學的精神,貫穿在人們的點滴生活中,實現人的自由發展。這才是對“五四”精神的真正繼承和發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