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廣式臘味西關打銅首次晉升“非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07 22:46:12  


廣式臘味
  中評社廣州訊/南方日報記者從廣州市政府獲悉,廣州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日前公布。市民們有口皆碑的廣式臘味和廣式蓮蓉餅食等粵式美食類項目第一次上榜。

  這次公布的廣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分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七大類共計33項。其中,“何仙姑與掛綠的傳說”等29項屬首次列入項目,“廣州鹹水歌”等4項屬已列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記者了解到,第二批市級非遺候選名單的一大特點是,收錄了不少民間的集體記憶,即百姓眾口相傳,流傳已久的民間故事,如增城的“何仙姑與掛綠的傳說”、蘿崗區的“蘿崗香雪”、黃埔區的“金花娘娘傳說”等。

  “食在廣州”,粵式美食類項目第一次上榜,包括廣式臘味製作技藝、小鳳餅(雞仔餅)製作技藝和廣式蓮蓉餅食製作技藝3項,但老廣州們頗為關心的“飲早茶”項目,因種種原因仍未能列入。

  除了廣州美食上榜外,老廣州熟知的一些中醫藥技術也進入榜單,如小柴胡制劑方法、采芝林傳統中藥文化、敬修堂傳統中藥文化和西關正骨。

  在這份名錄中,記者還發現了不少目前雖已瀕臨失傳,但卻見證了廣州外貿通商口岸歷史、曾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嶺南民間絕技,如“珐琅製作技藝”、“簫笛製作技藝”、“檀香扇製作技藝”等。

  廣州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33項)

  民間文學類:何仙姑與掛綠的傳說、蘿崗香雪、金花娘娘的傳說

  傳統音樂類:廣州鹹水歌、廣州客家山歌

  傳統舞蹈類:舞貔貅、從化水族舞、舞春牛

  傳統戲劇:嶺南木偶戲表演藝術

  傳統技藝類:廣州珐琅製作技藝、廣州戲服製作技藝、廣州簫笛製作技藝、醒獅扎作嶺南盆景、西關打銅工藝、紅木宮燈製作技藝、廣州檀香扇製作技藝、廣式臘味製作技藝、小鳳餅(雞仔餅)製作技藝、廣式蓮蓉餅食製作技藝

  傳統醫藥類:小柴胡制劑方法、端午午時茶、采芝林傳統中藥文化、敬修堂傳統中藥文化、西關正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