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導演或演員不唯本國國情和民眾的喜好,只奔著西方電影大獎和好評而去。 |
中評社香港5月7日電(評論員 楊鴻璽)在人文領域或自然科學領域,中國國內幾年來有一個似乎越來越強的傾向,那就是包括一些所謂的文化和科技精英在內,在如何客觀對待西方人文和科學方面出現了偏差。其中的精神崇拜和文化朝貢心理非常濃厚。
影視界是明顯而直觀的。一部電影,如果沒有西方電影界的肯定和影視大獎的承認,沒有那種片面追求華麗和宏大效果的所謂電影語言,似乎這部作品就不是最好的、就是二流的,就容易產生了強烈的失落甚至自卑。這就導致一些導演或演員不唯本國國情和民眾的喜好,只奔著西方電影大獎和好評而去,口味自然也要努力迎合西方電影人和民眾的口味,並美其名曰“以西方能接受的語言傳播中國文化”。適當的電影語言容易被接受,也是需要的,但這也常常導致一味追求迎合性電影語言的誤區。實際上,這種被扭曲和機械剪貼的作品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讓西方真正領略中國的傳統文化,可能還需要仔細觀察。而且很多時候,西方電影界的口味也是多變的、難調的,說不認就不認,最後往往是“白費蠟”。
其實,如果有一顆平常之心,就沒有這個刻意追求的必要。本國本土的優秀電影人才和作品也不少見,實際水準怕也不比一些獲西方什麼金銀的動物大獎差到哪裡去,就象魯迅、巴金等人的文學不低於諾貝爾文學獎水準一樣。以中國觀眾或華人圈內眼光品評,有些電影作品甚至要強很多。但恰恰是這些優秀的本土題材電影創作人員為圈內一些名導名媛所不屑,因為不合西方人的“藝術要求和大眾口味”。當然,並不否認一些在國際上獲獎的中國本土作品確有不凡之處,只是在這方面,萬萬不可走火入魔,要有必要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在其他人文研究領域,比如經濟學、政治學和國際研究,介紹和引進西方的理論精髓到國內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吸收世界優秀文明成果的重要環節。但千萬不要陷入誤區,不要囫圇吞棗、照搬照抄,不要動輒拿晦澀的大理論唬人。中國現代歷史上吃過的機械教條主義苦頭並不少,歷史教訓並不遙遠。文學作品方面顯得較為客觀些,我們不否認諾貝爾文學獎等世界文學大獎的分量和榮譽,在這方面不能故步自封,但也不要刻意追求。
|